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电压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大鼠模型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探讨脉冲射频的镇痛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建立CCI疼痛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n=18):假刺激组H0、PRF低电压组H1(45v)、PRF中电压组H2(55v),PRF高电压组H3(65v)。PRF组:制模后7 d对其坐骨神经结扎近端行PRF,脉宽20ms,脉冲频率2 Hz,持续时间2 min,治疗电压分别为45v、55v、65v。假刺激组:制模7d后,在其相同位置放置射频电极,但无脉冲治疗,持续时间2min。制模前(T0)、制模后7 d(T1)、PRF后1(T2)、7(T3)和14 d(T4)测定大鼠疼痛行为学热痛阈(paw 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PWTL)的变化。PRF后1、7和14 d,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下丘脑中β-内啡肽表达量及电镜观察神经微观结构变化。结果:PRF组在治疗后1、7和14d,与假刺激组比较,热痛阈均明显提高(P<0.01)。其中术后第7d,中、高电压组热痛阈均明显高于低电压组,差异有统计学(P<0.01);在实验结束时,与假刺激组对照,术后第1d,7d和14d,低、中、高电压组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7、14d,与低电压组相比,中、高组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14d,高电压组与中电压组差异显著(P<0.05);在电镜观察下与假刺激组比较,经PRF干预后的坐骨神经损伤轻微。结论:1.电压45V、55V、65V的2Hz脉冲射频均可引起CCI大鼠热痛阈的升高,可能与其增加下丘脑β-内啡肽的含量有关。同时针尖温度波动小,推测不同电压的场强效应可能是PRF发挥镇痛作用的机理之一。2.PRF电压大于55V时,痛阈值降低没有进一步改善。然而β-内啡肽含量有所升高,可能会延长疼痛缓解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