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79年人民日报创办第一份市场报打开了财经新闻媒体的格局,已经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几十年间,财经媒体顺应时代潮流,依托着技术的更迭不断改变其采编、传播方式。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机器人写作、数据新闻等等逐渐取代了一些传统的新闻采编模式,尤其以依赖数据的财经类新闻为多。大数据时代将财经新闻的采编、传播方式进行了重新定义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新麻烦。本文通过研究调查发现,虚假财经新闻的现状并未因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完全得到好转,在解决了曾有的数据量不够,以偏概全等问题以外,又出现了如数据量过大、数据真假难辨、呈现方式过于难以理解等问题。本文着力探讨对于大数据时代下出现的财经新闻失实的新问题,重点提出(1)大数据时代下财经新闻失实的表现如何?(2)大数据时代下财经新闻失实的成因是什么?(3)大数据时代下财经新闻失实的治理办法是什么?三个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剖析。本文通过搜集各方案例,将大数据时代下财经新闻失实的表现集中于数据层面,重点指出数据信源失实、数据解读失实、数据缺乏精确性三点。从表象分析原因,本文得出内容数据、呈现方式、传播渠道和媒介素养四个方面的原因。从内容数据来看,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繁杂、获取渠道多元等是导致失实的重要原因。从呈现方式看,大数据时代下各种图表新闻的涌现虽然丰富了新闻的可视性,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理解上的误区。大数据时代提倡全媒体传播,平台的多元化、终端的多元化可以将信息传递到每一个角落,也容易真假混杂导致信息失灵。这样的全媒体传播也给新闻寻租带来了新的机遇,从而导致市场乱象横生。规避大数据时代下的虚假财经新闻,可以从四方面入手,一是从技术方面考量,因加强媒体对于专有数据库的建立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媒体或者官网、平台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二是要规范媒体管理制度,将每一个节点的工作监管到位。三是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培养,高校与媒体之间需要进行合作以达到人才的对口输送。四是社会各相关组织、部门应该为培养公众明辨是非的能力出力。以上这四种举措可以比较全面的实现对大数据时代下财经新闻失实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