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马克·麦卡锡是美国文坛久负盛名的小说家,其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评论家的关注。对于麦卡锡小说的解读,国内外学者多聚焦于他的某部作品或某个阶段的作品,围绕后现代特征、暴力、环境伦理、道德、以及精神叩问,内容和角度趋于多样性。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多是碎片化的,缺少对其小说的整体化与系统化关注1。在小说的整体观照方面,形成以贝尔和阿诺德为代表的两大阵营。贝尔认为麦卡锡作品体现的是一种虚无主义,而阿诺德声称麦卡锡的小说有着明显的宗教信念。到目前为止,学界形成共识的是具有后人文主义思想的《路》是麦卡锡一部聚焦于希望与救赎的作品2。上海外国语大学李小海的博士论文《无序的世界和精神的救赎》一文进一步认为《老无所依》和《路》中均含有救赎思想3。本文选取麦卡锡迄今创作的全部十部小说,采用整体关照和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挖掘麦卡锡描绘的灰暗世界里蕴含的救赎主线。本文认为麦卡锡的前八部小说也包含救赎特质,救赎意识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救赎这一角度对麦卡锡的全部小说进行研究,突显麦卡锡救赎思想的连贯性,以期弥补在以往麦卡锡研究中所出现的偏颇与疏漏,为全面、深入理解麦卡锡的小说创作开启另一扇视窗。本论文共分简介、主体五个章节和结论共七部分。简介部分简要介绍了麦卡锡的创作生涯及其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梳理从救赎角度对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和创新点。科马克·麦卡锡迄今为止创作的小说充满着暴力、人性的堕落和伦理的崩塌,紧扣“救赎”可以更好地理解麦卡锡给读者展现的这一灰暗世界。同时以此为切入点纵观其全部作品,国内尚无先例。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依托的理论框架——救赎模式。此模式衍变于丹尼尔·麦克亚当斯的美国叙事救赎框架。结合救赎内涵实质的变化,作者提出救赎模式这一概念。救赎已经由最初的上帝对人类罪恶的赦免发展成为人类对自我的一种审视和日常关怀。救赎在麦卡锡作品中表现为:赎罪、抗争以及自我关怀。救赎意识的来源也相应表现为:边缘之光、自我之光以及大我之光。第二章到第四章重点讨论麦卡锡创作于20世纪的八部小说。从《果园看守者》到《血色子午线》,麦卡锡致力于描写非常态的暴力,反映的是美国中南部地区下层人民生活。小说角色面临种种道德困境,救赎意识以负罪形式体现,救赎之源不是传统的宗教和既有的道德规范,而是来自于外界且以出乎意料的方式给予主要人物以救赎觉醒。其中,第三章专门讨论了《沙崔》和《血色子午线》中以教堂为代表的传统宗教在救赎中的幻灭。“边境三部曲”描写美国墨西哥边境线上的残酷杀戮和残存温情,探讨的是巨大的社会现实压力对小说中人物所造成的心灵扭曲以及小说中人物同命运的抗争,救赎意识表现为对非正义的抗争和审判,救赎之源则来自于角色自身的正直和内在的道德准则。在第四章,本研究还以《平原上的城市》为例,探讨了麦卡锡作品中有关人性正义与邪恶冲突的精神追寻,正是这种精神追寻形成了主要人物的道德准则,而也正是这种道德准则构成了黑暗世界里的救赎之光。至此,本文勾勒出这八部小说中蕴藏的救赎主线:由外向内形成的救赎觉醒到由内向外的自我抗争。第五章简要探讨了弥漫在麦卡锡《老无所依》和《路》中的末日情绪和救赎情怀。这两部小说带有明显的喻世意味。小说中“贝尔警官”代表了秩序,而“火”则是希望的象征。这些表达了对现实世界和未来世界中人与社会关系的严肃拷问,关注的是西方文明和人类的共同命运。总结部分简单概括了麦卡锡在其作品中体现的救赎追寻及精神追求。纵观整个作品,他从南方出发,一路向西的迁徙透视在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体味的是世界的真实,书写的是对人性救赎的渴望和人性向善的追求。本文旨在阐明,麦卡锡小说展现的是一条从隐性到显性的救赎之旅;从触发救赎意识的外界“边缘之光”,到源自于人物内在道德诉求的“自我之光”,直至关注整个人类和文明命运的“大我之光”,贯穿其小说的救赎及精神追寻也反映出麦卡锡写作技巧的成熟和作为一个严肃作家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