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和联合应用水蛭注射液后处理两种干预措施对脑缺血损伤大鼠GSK-3β、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 方法: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后处理组(P)、小剂量水蛭后处理组(S-H)、大剂量水蛭后处理组(L-H)、缺血后处理+大剂量水蛭组(P-H)六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及缺血后处理模型,于再灌注24h后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Westernblot技术观察GSK-3β、eNOS蛋白在大鼠缺血半暗带表达的变化。 结果:(1)神经行为学评分:I/R组评分显著增高(P<0.01);与I/R组比较,其余各组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其中P-H组评分最低(P<0.01)。(2)GSK-3β/eNOS蛋白表达:与S组比较,I/R组GSK-3β含量上升,eNOS含量下降(P<0.01);与I/R组比较,其余各组GSK-3β表达显著下降、eNOS表达显著增高(P<0.01);P-H组此种表达趋势变化最明显(P<0.01)。 结论:水蛭注射液和缺血后处理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下调GSK-3β、上调 eNOS蛋白的表达,减轻脑缺血损害,两者联合具有协同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水蛭的剂量可能呈正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