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环境对沙松幼苗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zs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松(Abies holophylla Maxim)又名白松,是东北寒温带阔叶红松林的主要建群树种,也是顶级伴生树种之一。由于长期高强度采伐,优良天然沙松资源蕴蓄量急剧下降,如何通过合理的更新措施恢复其资源已经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以天然更新的沙松幼苗为材料,利用典型样地调查方法从光环境对沙松更新个体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养分含量以及养分利用效率等角度开展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沙松天然更新幼苗在透光的林冠空隙内生长最旺盛,适当的遮阴有利于沙松幼苗的生长;但是,沙松更新苗个体对光条件的要求随着树龄的增加而提高;(2)不同光环境处理对土壤有机含量和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表现不明显,土壤养分空间异质的差异主要还是由于土壤的空间层次引起的;(3)不同光环境下,各苗龄沙松幼苗各器官的养分浓度没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N, P, K, Mg在7、8年树龄中的浓度高于9、10树龄,而Ca则表现相反;(4)对沙松幼苗对养分的积累的分析,总体得出透光的林冠空隙光环境下较其他两个光环境有较高的表现,K和N的单株积累量比P、Mg和Ca高出很多,并且在沙松各组织中分配各元素总体上表现出相似的趋势,即:叶>枝>根,而是随着积累量的减少,利用效率反而增大。不同光环境下,沙松幼苗单株对N、 P、 Ca, Mg元素利用效率与根冠比之间呈现出直线线性关系。另外,土壤中N、K、Ca、 Mg含量对沙松养分吸收具有互作效应,各养分在土壤中,总体上表项为K含量最高,其次为Mg,N和Ca相差不大,P最小。
其他文献
本文对比分析了几种常规的测绘斜齿轮螺旋角的方法,并对几种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着重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滚齿机的测绘测绘斜齿轮螺旋角的方法。 In this paper, we
本研究以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品种‘日本黄’、‘阳光’、‘国华积富’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菊花愈伤组织、不定芽和根诱导的影响。优化
本研究为建立松口蘑人工菌塘诱导体系进而为松口蘑人工子实体的诱导研究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首先对松口蘑的主产区之一,长白山地区松口蘑生长的生态条件进行了调查。并对采集
本研究采用标准地定位调查法,对雾灵山中低山交错带次生演替初期阶段植物群落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密度 伐前多数草本植物密度均相对较低,次生演替
通过抗球虫药物盐霉素起始诱导浓度的确定试验,最终选定60mg/kg作为此次诱导试验盐霉素的起始诱导药物浓度。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逐渐增加药物浓度,进行药物压力定向选择
  本论文以沈阳南运河带状公园为对象进行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首先,确定调查样地,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样地规格的确定,样地数量的确定以及样地的分布确定。其次,针对确定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