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油气开采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作废液的排放对我国淡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传统的吸附材料已经不能有效的处理成分复杂的油气开采废液,因此迫切需要研发经济环保多功能的新型吸附剂。本文设计将β-环糊精接枝到蛭石表面,使其同时具有β-环糊精和蛭石两种吸附材料的结构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蛭石的吸附性能。本文中用KH560在NaOH催化介质中修饰β-CD合成β-环糊精衍生物(KMCD),并将KMCD嫁接到蛭石表面制得β-环糊精改性蛭石吸附材料(KCMV)。以电导率(γ/μs·cm-1)为指标,得到研究范围内KMCD的最适水解条件:在pH值为4,水解温度25℃,甲醇浓度10%,KMCD浓度40g/L,水解时间15~32h。以吸附量(q)为指标,探讨了制备KCMV的过程中条件对所得产物吸附污染物能力的影响,并由此确定了合成KCMV的最适条件为以2mol/L的HC1对蛭石进行预处理,在85℃下,反应16h,蛭石与KMCD的质量比为1:4得到的KCMV的吸附量最大。采用氢核磁能谱(1H-NMR)、FT-IR光谱等测试手段确证了 KMCD的结构与预期一致。同时用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和比表面测定(BET)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表明上述方法能将β-环糊精固载到蛭石表面。实验分别探讨KCMV对溶液中苯酚(phenol),重金属离子(Cr(Ⅲ))和phenol-Cr(Ⅲ)三个体系的吸附,对KCMV的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KCMV的可再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吸附研究结果表明,KCMV的吸附性能与KCMV粒径、吸附时间、KCMV投加量、溶液的pH值和初始浓度等因素有关。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KCMV对苯酚和Cr(Ⅲ)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KCMV吸附Cr(Ⅲ)的过程拟合程度较好,而Freundlich模型则符合KCMV对苯酚的吸附过程;对Cr(Ⅲ)和苯酚的吸附都属于自发的吸热过程。再生实验结果说明,KCMV是一种再生性能好,吸附性能优良的吸附剂,最少可再生利用5次。KCMV吸附处理phenol-Cr(Ⅲ)的混合污染体系实验表明,因phenol和Cr(Ⅲ)两者之间存在的竞争作用导致KCMV对苯酚和Cr(Ⅲ)的去除效果降低,对苯酚和Cr(Ⅲ)的吸附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Cr(Ⅲ)浓度对苯酚的吸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