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地段居住建筑规划设计初探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宅”自古以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城市产业构成及其布局的调整,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在使城市郊区不断扩张日益繁荣的同时,也使老城区逐渐走向衰败,种种矛盾凸显,而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居住性历史地段的衰退。   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政府发起“旧城改造计划”以来,不少项目已经完成。初期几乎所有的改造项目--中国所有城市中心的改造项目--从策划、城市设计、实施完成,到管理策略,都采用了极为相似的方式。当然,虽然有成功,但是可以说更多地是失败。但是值得欣慰的是,近期越来越多的有责任感的规划师、建筑师和领导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所行动。于是,大家开始从新思索:如何使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城市一方面保留其历史特征,了另一方面又满足今天经济发展、新的生活方式和异常迅速的技术演变的需要呢?是否存在一种城市形态管理办法可使今天的城市保持其历史特征呢?城市历史中的哪些部分要保护?这种保护的意义何在?   笔者从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在参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理论和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城市居住性历史地段建筑形态的研究,总结并归纳城市历史地段居住建筑规划设计的方法,且针对旧城保护与更新的课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提出了本文主要讨论的核心问题。第二章,概括介绍了居住性历史地段的空间形态演变。第三章,总结归纳了居住性历史地段的更新策略。第四章,从建筑学的角度详述了居住性历史地段居住建筑设计的初步探索。   全文共55000余字,图片127幅  
其他文献
城市作为人类的聚居地,其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在具体环境条件下演化的过程。城市与环境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城市生态思想的本质所在。人类的存在形式表现为一种社会
在贵州安顺地区有一个特殊的民族聚落,称为屯堡(音pǔ)。屯堡由明代卫所屯田形成,经历六百余年的演化,形成了以江南文化为主导的特殊文化体系——“屯堡文化”。近年来,诸多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能源消耗量越来越多,全球能源形势越来越严峻,各地能源危机频发,节能已经成为刻不容
本论文在总结国内外城市工业遗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工业遗产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基于真实性保护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通过对文
本文是在建筑整体设计和工业4.0的指导思想下,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整体设计方法,分析BIM技术带来的建筑设计方法的革命,通过对BIM在我国实际设计运用中所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
本课题是作者在参与导师的项目《岳阳市城市风貌规划》中城市风貌敏感空间部分的研究而得出,试图通过找出城市中哪些空间为反映城市风貌敏感的空间,并进而分析研究城市敏感空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消费文化已经成为城市文化一大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城市空间被赋予了消费的属性,成为消费空间。与此同时,城市的旧城街区出现了明显的环境衰败和街区活力
传统的城市规划注重的是对城市、城镇的规划,而很少涉及乡村以及以镇和村为基本单位的村镇体系的规划。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已经全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