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原国家教委和原国家体委联合颁布《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至此,中学课余训练被国家列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又一条途径。目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业余体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需要。而体教结合、全面育人的中学课余训练,适应了我国目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需要,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山东省中学课余训练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重点中学已经成为山东省中学竞技运动水平的主导力量,为探明中学课余训练存在的问题,本文拟从课余训练的保障条件、教练员队伍以及运动员角度研究重点中学课余训练的状况以及提出相应对策,促进中学课余训练水平的提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山东省重点中学课余训练的保障条件、教练员队伍以及运动员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1、山东省重点中学课余运动训练目标定位不合理,对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没有形成支持课余训练的良好氛围;场地器材的配备不能令人满意,训练经费来源相对单一,但出现了校企合作、公助民办等令人鼓舞的办队方式。2、教练员队伍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呈现出以青壮年为骨干的特征,教练员学历较高,执教年限较长,训练经验较丰富;但运动经历不足,教练员专职化程度不高。3、教练员队伍缺乏竞争机制,训练水平较高的体育教师不一定能够从事教练员工作,师生比例偏高;教练员岗位培训已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但培训管理还有待完善;激励措施不利于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4、教练员训练计划种类、内容不全,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缺乏全面性和长远性,多数教练员对体能、技能训练的认识存在不足,教练员知识更新不及时是训练方法手段科学化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5、运动员整体运动水平不高,“尖子”队员少,参训运动员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运动训练对近半数运动员的学习成绩造成负面影响;运动员输送渠道主要是体育院校和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一集中”是中学运动员日常管理的主要形式。建议:1.合理定位中学课余训练的培养目标。2.改变筹资观念,探讨多种经费筹资方式。3.进行人事、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教练员专职化,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4.加强教练员培训,提高教练员素质。5.探索解决学训矛盾对文化学习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