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越中医词汇比较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3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随着每个民族国家的历史社会和科技文化而形成与发展的特殊符号。人类自产生之初,疾病便一直威胁着我们的生命与健康,而语言也逐步发展成为了表达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根本方法。社会越发展,预防疾病的意识便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是有着悠久的传统医学历史的东方国家,而越南传统医学深受中国中医的影响。历史上中越两国一直有着深厚的友谊,两国之间的医学文化也在很久以前便开始了广泛而深刻的交流。越南的传统医学主要来源于中国,公元前257年,中国医药便流入越南,并得到了越南广泛的重视应用,而中国中医的汉语词汇也正是由此途径植入到了越南语的中医词汇。为了更加容易的接受中国中医,越南人创造了一种被称为“汉越音”汉字读法,即每一个汉字都能找到与其相对应的汉越音,汉越音可以囊括医书中所有的汉字写法与读法。于是,汉越音便构成了越南语中医词汇的绝大部分。但是,毕竟中越两国有着一定的文化差异,所以“汉源越造”的语言现象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本文从《汉越东医辞典》与《传统医药学术语名词》中收集了1034个符合本文语料要求的单词与复合词。将这些词汇进行“汉化”之后便转化为现代汉语,经过对照《中医大辞典》发现,其中1009个汉越词能在现代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中医汉越词,这些占总数97.58%的词汇便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进行对比后发现,汉语与越南语在中医词汇上存在两种基本相同与基本不同的词义。其中,基本相同的名词有858个,占到了总数的82.97%,这些名词除了表达很多抽象概念之外,还具体指代了很多概念,比如病名、病机、病因、症状等与疾病有关的名词。经过对比后发现,无论是用汉语表达还是用汉越词表达,这类名词都具有较强的固定性。对于剩下的部分,1.16%是动词;2.22%是形容词,剩下的其余词类尚末发现属于何种词性。本文将汉语与越南语中医词汇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希望能够给学习中医的越南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作为越南中医学习的参考材料。
其他文献
汽车社会服务创业训练结合校园环境,通过政策导向与基本队伍建设,借助技能教导队力量,集合维修与营销专业学生力量,开展一定范围的汽车社会服务,其中便包括了汽车美容和保养
简介了宝钢引进的RH脱气装置及其功能,它的各种处理模式和主要工艺参数。总结了投产以来的情况,认为RH装置有助于减轻转炉负荷,节约合金料消耗,特别是为大型转炉生产厚板用钢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持续咳喘或咳喘反复发作为特征,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因此,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探索及规范化治疗越来越受
马克思生产与消费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马克思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于认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一般规律,正确处理人民生活和生产发展的关系,具有
流固耦合与声固耦合模型是分析流场中圆柱壳自振特性的常用理论模型。现有的研究表明,基于这2种理论模型的流场中圆柱壳低频自振特性计算结果吻合较好,但尚未有关于二者本质联
宋代咏花诗非常繁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对梅花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在其现存的四千二百余首诗中有一百四十首咏梅诗,这个数目在宋代,乃至历代诗人中都不多见。分析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