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牙周炎是由宿主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菌斑是其始动因素。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如龈下牙石和菌斑的量相关。目前临床上多通过龈下刮治来清除龈下牙石和菌斑,牙周内窥镜的应用使龈下环境可视化。本实验拟对比观察牙周内窥镜下龈下刮治和传统龈下刮治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术后反应,以期为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12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7例,行牙周内窥镜下龈下刮治,B组5例,行传统龈下刮治,另选牙周健康者5例为C组。术后1-3天记录患者牙龈肿胀的情况,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选择牙周袋≥5mm的位点,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个月分别检查记录相关牙周临床指标,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个月采集龈沟液。ELISA法检测龈沟液中炎性介质IL-1β、IL-17、TNF-α、PGE2和hsCRP的水平。结果:术后1-3天A、B组的牙龈肿胀发生率和VAS评分均降低,且第1、2天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而术后第1、2天A组牙龈肿胀的发生率低于B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A、B两组的PD、BI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L治疗前后则无显著改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龈沟液中的IL-1β、IL-17、 TNF-α、PGE2和hsCRP浓度均显著降低且A组降低的程度较B组更为显著P<0.05),A组治疗后第3个月各炎性介质的浓度与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牙周内窥镜下龈下刮治和传统龈下刮治后牙周炎症均可得到明显改善,牙周内窥镜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更佳且患者术后反应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