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矛盾逐步缓解,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追求温饱生活,正奔向小康并逐步走向富裕,并且越来越关注于提高生活各个层面的福利水平,追求人全面发展。福利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是构成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社会福利水平不如西方发达国家高,覆盖面不如西方发达国家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根据我们国情,给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理论指导。人力资本理论的成熟完善,使得传统的福利制度安排中对人力资本的培育尤为重视。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打破了原有的资本二维(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属性的界定。社会资本视角的切入为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也为福利制度安排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主要研究社会资本投资对福利改进的作用。文章按照“理论基础——现状分析——理论框架构建——经验数据分析——实证检验——国际经验借鉴——结论与展望”的脉络构建全文。为此,研究的逻辑演进是:首先,梳理了福利经济学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社会资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的福利状况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文章接着给出了社会资本对福利改进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理论假说。之后,对理论假说进行了经验数据分析和实证检验。通过检验,我们得出社会资本的确对福利具有正向作用。在国内研究之后,文章接着考察了世界各国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中社会资本投资状况,并对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给出了建议。文章的最后是结论与展望。全文共七章,每章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导论部分首先是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之后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数据来源和本文的核心概念。第一章是社会资本与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文章首先在梳理福利经济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福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述评。之后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现状也进行了梳理,对社会资本的概念、特性和效应进行了总结。第二章是对我国转型过程中居民福利改进状况的考察。文章分别考察了健康、教育状况、就业、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几个方面的改进情况以及特殊群体的福利改进情况。并从中发现了我国现行社会福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即社会资本投资对福利改进的理论构建。文中首先对本文所研究的福利的度量指标进行构建,在对现有的福利度量指标进行之后,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了新的扩展,从而提出了本文所使用的福利度量指标。在得到福利的度量指标之后,文章通过分析社会资本对这些福利度量指标的作用机制,提出了三个理论假说:①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福利总体具有正向作用,并且不同维度的作用效果不同。②社会资本总量对福利的不同维度具有正向作用。③社会资本总量对福利总体具有改进作用。第四章是对第三章所提出的理论假说的经验验证。文章利用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70873097)在2009年7-8月份的调研数据,比较了不同社会资本状况下的家户福利状况。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社会资本较高的家户的福利状况明显高于低社会资本家户的福利。第五章是对理论假说的实证检验。根据不同研究的需要,文章分别采用了结构方程、偏最小二乘等计量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福利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社会资本对福利的各个维度的影响均为正(但社会资本对住房条件的影响不够显著)。此外,社会资本总量对福利总体有正向促进作用。第六章是国际比较与启示。文章分别考察了美国、西欧大陆、北欧、拉丁美洲、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日本以及转型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中的社会资本投资情况。通过考察我们发现,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中越来越重视社会资本在福利保障中的作用,相比而言,发展中国家对社会资本的重视程度相对落后。文章认为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更应该充分利用、发挥社会资本在社会福利保障中的作用。文章的第七章给出了文章的政策建议、结论及展望。本文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创新点:①根据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方法,构建了福利测度的指标体系。②国内外关于社会资本对福利的理论研究还比较缺乏,本章对社会资本对福利改进的理论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说。③在对理论假说的经验验证过程中,采用了模糊数学的方法,从而能够更够直观的发现拥有不同社会资本时的福利状况。④介于福利和社会资本难以测度的问题,在社会资本对福利的实证研究中,国外的大部分学者都采用了潜变量替代了社会资本和福利,这样的实证结果难免牵强。本文在实证过程中,为了能够更有效、更全面的利用调查数据,文章采用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解决了多变量对多变量的实证检验问题。⑤文章在国际比较部分,梳理了当今世界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过程中的社会资本投资状况。不可否认的是,本文仍然存在一些力有所不及之处,本文的局限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鉴于本文的数据源自调查取证,样本量有限,因而,只能部分解释中国居民的整体福利改进水平。其次,福利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鉴于样本数据,文章在实证研究时,仅控制了家户的特征变量,而忽略了对于宏观经济等其他变量的控制,不可否认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制度因素乃至文化习惯因素等等都是影响福利的重要因素。第三,鉴于福利的不可观测、难以测度,文章在福利的定义中,考察了住房、收入、就业、教育、健康、主观幸福感六个因素,鉴于福利内涵的广泛,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从而更全面的衡量福利改进,这是今后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