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均衡理论是经济学研究资源有效配置问题的传统技术手段,也是构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理论依据。一方面,自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面世以来,新古典经济学和之后的新古典综合派开始逐渐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主流,这场从古典理论到新古典理论的经济思想变革,将经济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统一到了技术层面的分析,瓦尔拉斯—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作为当中主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楷模,意义非凡且影响深远,但是这种注重技术分析,不考虑社会经济关系,没有价值基础的分析范式,似乎并不能完美的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市场运行规律。另一方面,不同于新古典学派注重技术分析的一般均衡理论,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以生产关系为主要研究目标,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提出的一般均衡思想,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对存在于其中的社会问题也做出了另一种解释。于是,通过聚焦两种均衡理论的研究,以拓展各自理论内涵,比较各自理论特点和分析方法,辨析各自争议性观点的方式探索市场经济均衡状态的本质和潜藏其中的经济运动规律就成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方面,本文主要分析考察了效用价值体系下一般均衡的理论发展脉络和具体研究方法演变过程,结合实际,从消费者行为规范的角度,在一个偏好不具备传递性和完备性的生产—交易模型中,证明处置均衡和一般均衡的存在。从中,我们不仅了解和掌握了西方经济学惯用的数学分析方法,还认识到了新古典均衡理论的两个不足:其一,是理论模型中对于经济规律和个人行为的数学表述过于理想化和抽象化;其二,是即便不考虑模型假设的缺陷,该均衡理论本身对经济现象和问题的解释能力也较为有限。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方面,本文选择从辨析劳动价值论中相关的争议性问题入手,逐步展开:首先,是关于商品价值决定和实现的问题。在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关于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争论,其中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强调商品的价值由生产技术单独决定;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强调供需关系同样参与商品价值的决定。本文认为,商品价值的决定和实现并非同时完成,在价值体系下,当一件商品的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同时,它就会按自身的价值进行交易,价值的决定和实现保持一致,当它的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时,自身价值的决定和实现就会发生偏离。其次,是关于供需与商品价值决定关系的问题。马克思对供需关系的认识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通过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下解析市场供需平衡与不平衡状态,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认为是商品的市场价值影响着商品的生产和供给从而影响着供需平衡。此外还需要强调的是,价值体系下的供需平衡,往往发生在价值转形之前,它不具备必要的稳定性,所以不是一般均衡。然后,是关于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正确与否的问题。价值转形是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的前提,理解转形理论是研究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的必要条件。本文认为,马克思转形理论完全正确,商品价值总量与价格总量、利润总量与剩余价值总量相等的“两个总量相等”命题是不需要附加条件即可成立的。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总结,本文也尝试证明了这一命题。最后,本文总结归纳出马克思生产价格体系下一般均衡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两种具有局限性的“马克思”一般均衡模型评述,揭示了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均衡强调资本的力量优先于个人的选择,强调平均利润率的平衡优先于供需的平衡,强调市场均衡与非均衡的两面性,强调宏观供需理论与微观价值理论的统一性,强调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缺陷性。此外,在完成对两种均衡理论内容的拓展和相关争议辨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历史背景、研究目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对两者进行比较,说明两种均衡理论的区别与联系,并明确阐述本文的观点:新古典经济学以供需决定均衡价格的论断为起点、依赖技术性分析所推导出的一般均衡更接近于资本主义市场早期的价值体系均衡,是不稳定的片面均衡,而马克思以针对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分析为主,偏社会关系分析的平均利润率均衡是对资本主义市场均衡状态更为确切的一种刻画方式。并且,这种生产价格体系下的一般均衡关于配置资源的有效性,是对资本而言的,并不是对经济参与人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