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监管层对于媒体的知情权关注度已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使得财经媒体生态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媒体已不在是一个简单的传声筒式的存在,报道风格也转换为深度挖掘。随着自媒体环境的快速发展,其成为上市公司负面报道的另一渠道。自媒体拥有传播速度快、刊发频率高、不可控性强等特点也使得上市公司面临更加复杂、更加恶劣的媒体环境。另一方面,中国A股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投资者结构以个人投资者占主导。对于广大的非专业投资者来说,更多从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中获取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发现,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性的相关课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在舆情管控方面多年的工作经验,从负面报道源发媒体影响力、报道深度以及转载数三个维度入手,结合行为金融学等方面的理论,提出了三个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相关性的假设。实证过程中,本文利用“LC公司智能舆情监测系统”选取了2017年—2018年期间部分A股上市公司的近200篇负面报道,首先对这些研究样本窗口期内对应上市公司的股价的超额收益率进行计算,然后引入三个维度的负面报道相关变量并结合宏观和微观角度多个控制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其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相关性并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通过实证得出四个结论:第一,媒体的负面报道在事件发生日的负收益是最大的,而在事件日前期股价负收益相对不明显,事件日之后股价的负收益可能随着市场情绪的散去或者上市公司的公关行为,从事件日的最大值逐渐减少。第二,负面新闻媒体转载的数量与股价涨幅负相关。第三,负面新闻源发媒体的影响力与股价涨幅负相关。第四,媒体负面报道的深度与上市公司股价涨幅负相关。本文的实证结论对于上市公司的公关效果和技巧方面具有比较实际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警示广大投资者尤其是非专业投资者要保持理性,提高对于媒体报道中信息的识别能力。另一方面,媒体需要保持独立性,用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树立自身品牌形象的同时协助监管部门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