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地区是汉代诸侯国的主要封地之一,出土的墓葬等级较为齐全,玉器数量较多,其中丧葬玉器所占比重较大。江苏地区出土的玉器的墓葬(群)有93座,其中出土丧葬玉器的墓葬(群)有76座,出土的丧葬玉器至少有233件。出土的位置主要分布在江苏地区的中部和北部,其中徐州和扬州出土的丧葬玉器器类最全、数量最多,其他地区有零星分布。江苏地区在汉代形成的以玉衣为主的丧葬玉器组合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在西汉早期,徐州地区的楚国出土的丧葬玉器发展序列最为清晰。在西汉早期偏早的时期,丧葬玉器的组合由玉面罩、窍塞、玉琀、玉握和敛葬用璧共五种组成。这个时期形成了以玉面罩为主的丧葬用玉组合,窍塞中只出现了口琀。西汉早期偏晚,此时丧葬玉器的组合由玉衣(套)、九窍塞、玉枕、玉握和殓葬用璧五种组成,玉面罩发展成了玉衣(套),这一时期玉衣的形制较为完备,丧葬玉器组合逐渐的发展成熟和完善。西汉中期,丧葬玉器组合由玉衣、九窍塞、玉枕、玉握和殓葬用璧五种组成。徐州地区楚国和扬州地区的广陵国出土的丧葬玉器发展序列较为清晰。丧葬用玉的组合已经完善和成熟,但丧葬玉器的出土数量有所减少,在扬州地区出现了琉璃质代替玉质的丧葬用玉新形制。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丧葬玉器的组合为玉衣、九窍塞、玉枕、玉握和殓葬用璧五种。扬州地区的广陵国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高等级墓葬的出现了玉衣新形制,开始使用琉璃质玉衣,中下层阶级的墓葬形成了以木面罩为主的新的丧葬组合形制。玉衣的材质建逐渐多样化,使用的人群等级范围扩大,但出土的玉衣数量数量却有所减少。东汉中晚期,丧葬玉器的组合为玉衣、九窍塞、玉握和殓葬用璧五种组成。由于丧葬制度已经逐渐规范,以及受国力衰弱、佛教、薄葬风气的兴起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出土的以玉衣为主的丧葬玉器数量大为减少,丧葬玉器的使用出现了衰落趋势。江苏地区环境高温潮湿,出土的丧葬玉器出现了白化、侵染等现象。虽然出土的丧葬玉器数量众多,但多由青玉制作而成,口琀、窍塞和玉握等部分小型的圆雕玉器利用白玉制作而成,而用料较多的玉衣(套)、玉面罩则使用残旧玉器进行改制弥补用量不足。江苏地区出土的丧葬玉器的制作工艺、玉器造型和纹饰特征上既与主流保持着一致性又有创新,扬州地区率先使用了“汉八刀”的玉器制作工艺,极富地域特色。江苏地区有悠久的生产玻璃器的基础,厚葬之风刺激了丧葬玉器的需求,在西汉中期以后催生了玻璃器作为玉器的仿生品在丧葬中大量使用,部分玻璃质丧葬玉器还模印纹饰、镶嵌金箔。除此之外,漆面罩在全国范围内只出土江苏地区的扬州和连云港地区,漆面罩并作为丧葬玉器的补充形式独居特色。受于地理因素、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楚国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圈和广陵国为代表的南方文化圈形成了不同的丧葬用玉特征。楚国的丧葬玉器使用数量多、用料大、雕刻风格雄浑豪迈,而广陵国的丧葬玉器的使用受楚文化影响较深,用料小、雕刻精细、风格秀丽,多玻璃质代替玉器随葬。除此之外丧葬玉器的使用还反映了不同的等级差异:墓主等级越高丧葬用玉的规格越高,但是在受儒家纲常伦理思想的影响,女性的政治地位再高也要服从于家庭地位。先秦时期对生死观念的讨论,特别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提倡通过修身奋斗积极入世的思想,以道家为代表顺其自然安之若素思想,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生死观念,但仍对汉代生死观念产生重大了影响。在汉代受道家黄老思想的影响追求长生羽化升仙的思想,以及儒家思想刺激厚葬之风盛行使汉代的丧葬玉器的使用达到高峰。东汉之后受佛教、道教等多种思想和国力衰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丧葬玉器的使用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