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蛸饵料分子学鉴定与人工繁育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蛸(Octopus minor)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为习见头足类,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出口经济蛸类。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和过度捕捞,长蛸的渔获量日益下降,开展长蛸繁育生物学和养殖技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长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础生物学和人工繁育技术,包括长蛸性成熟期间的饵料种类分子学鉴定、多雄交配策略研究、受精卵采集与孵化以及幼体培育等,旨在为长蛸增养殖、种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提供理论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蛸性成熟期间饵料分子学鉴定2014年4-7月每月中旬,在山东荣成月湖分别采捕雄雌长蛸各20-25只。经解剖测量与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4月份雄性已性成熟,雌性处于卵黄合成期,性腺指数从0.010(4月份)显著上升至0.106(7月份);各月份雄性体重均大于雌性,雌雄体重在4、5月份间和6、7月份间差异不明显,然而在5到6月份之间都有明显的增长(P<0.05),平均体重分别由117.29g、192.4g增加到128.68g、202.88g;除去性腺和消化系统剩余组织重量的变化趋势与体重一致;雌雄个体的内脏团重没有明显变化;雌性每月平均食糜重均大于雄性食糜重,雌雄两组空胃率平均为50%和73.26%,表明雌性个体在4-7月份的摄食强度高于雄性个体。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扩增了长蛸胃含物mtCOI序列,成功率达87.88%,扩增片段在556-708bp,分析结果显示胃含物中最多的种类是黄鳍刺虾虎鱼(占31.03%),其次是矛尾复虾虎鱼(12.07%),其余的种类占18.97%,分别为粗棘云鲥,纹缟虾虎鱼,巢沙蚕,短脊鼓虾,口虾蛄,日本蝎等6个种类。同时,在胃含物饵料组成的鉴定中还鉴定出了一种寄生虫外和长蛸本物种,并对长蛸残食进行了分析。2.长蛸多雄交配策略研究2012年6-8月份在山东荣成月湖采捕雌蛸亲体暂养于室内产卵。待到胚胎发育到红眼期开始取样,选取10个家系(B1-B10):每个家系中包括15个子代以及对应的母本肌肉。选用已开发的微卫星位点OM02,OM03,OM04, OM05, OM07和OM08对所有个体进行扩增。由于OM02位点含有无效等位基因、多样性低以及与位点OM05连锁不平衡等原因,使用其余5对微卫星引物进行长蛸多雄交配策略的分子学鉴定。结果显示: 10组家系中6组具多父性(占到60%);使用GERUD计算结果显示家系中子代共享最小父本数为1-3个,父本的基因型都不同:家系B2、B3、B4和B9中子代共享一个父本,其余家系具有多父性。多父家系中有4组(占多父组66.7%)出现显著的繁殖偏歧,并且在这4家系中存在一个父本的子代占到组中子代总数的50%以上,这表明长蛸存在精子竞争现象或是雌性亲本有选择精子的现象。3.长蛸孵化与幼体培育本节改进了之前的采卵器,并进行了长蛸幼体的培育。根据长蛸的野外巢穴“宽进口窄出口”的构造和长蛸喜打斗的习性改进了之前使用的采卵器。改用套网的方法封住采卵器的一端,将即将产卵的亲体分离,减少其争斗,有效的提高了收集受精卵的数量,为改进前的2.71倍。采用光滑河蓝蛤和菲律宾蛤仔培养长蛸初孵幼体,分析其生长和存活情况。结果显示:长蛸初孵幼体无外卵黄,体表光滑,第一对腕(最长腕)约为胴长的2.9倍,第1-4对腕平均吸盘数(n=3)分别为66±4.60、55±3.76、43±4.59和41±3.82;1-15d幼体投喂的是蓝蛤(壳长15.4-20.3mm),之后投喂菲律宾蛤仔(壳长33.2-39.3mm);幼体30d-70d总成活率由80.99%降至54.65%;整个培育过程中,幼体生长率与饵料效率呈极显著线性回归关系(P<0.01),y:1.452x-2.731(R2=0.865);1-80d胴长/全长比增幅高于腕长/全长,表明胴体增长快于腕的增长;各腕吸盘数变化不显著;幼体鲜重与培养天数呈指数函数关系,Wt=0.301e0.010t(R2=0.854,P<0.01,);幼体最终生长率122.05%,平均生长率9.97%/旬。
其他文献
利用北美Epioblasma capsaeformis和中欧Margaritifera margaritifera L.两种淡水双壳类的20对微卫星引物对江西青岚湖五种淡水蚌群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筛选出8对多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鳀鱼渔业的发展,以中层拖网为主的双船有翼单囊拖网渔业已成为黄海的重要渔业之一。由于拖网渔具的大型化和网囊网目尺寸的小型化,近海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西北太平洋历年捕捞产量高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国渔船在该海域主要通过灯光围网和灯光敷网等方式捕捞日本鲭、远东拟沙丁鱼和巴特柔鱼等渔业资源。为了促使公海中上层渔业资源的
研究了线性切换系统的周期性和稳定性规律,给出线性切换系统周期性的充要条件及平稳性的充分性判据.为基于混合动态系统Petri网模型的混合控制器参数验证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The peri
使用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池蝶蚌(Hyriopsisschlegelii)作为亲本进行自交与杂交,获得了4群体F1:三角帆蚌(三角帆蚌♀×三角帆蚌♂)、池蝶蚌(池蝶蚌♀×池蝶蚌♂)、正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