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乡村居民热舒适的季节性和空间性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吐鲁番地区的气候、建筑与居民风俗习性等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影响了当地乡土建筑风格和居民生活习惯,当地居民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交替利用建筑室内、半室外和室外空间,体现出季节和建筑空间对居民热舒适差异性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大量人体热舒适现场调查研究,发现居民在地区、季节和建筑类型等差异下具有不同的热舒适需求,对热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区、季节和建筑类型差异下的人体热舒适模型。然而现有研究缺少对热舒适和热适应差异现象的深入探讨,并且针对建筑空间差异下的热舒适研究较为匮乏。对此,本文选取吐鲁番地区乡村居民开展全年热舒适问卷调查,探讨吐鲁番乡村居民在不同季节和空间下的热反应特征,分析居民热舒适水平和热适应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对吐鲁番乡村居民开展热舒适调查和热环境测试,发现吐鲁番乡土建筑在不同季节、不同空间的热环境特征存在差异。夏季温度高,风速较大,而湿度偏低,尤其是半室外空间。过渡季室内和半室外空间的温度较适宜,而冬季的室内空间采用煤炉等设备进行采暖,温度较高。吐鲁番乡村居民在不同季节、不同空间的热反应特征存在差异。夏季,居民在室内空间的热感觉投票频率最高为“微暖”,半室外空间为“中性”,热期望投票频率最高为“变凉”。冬季和过渡季,居民热感觉投票频率最高为“中性”,热期望投票频率最高为“不变”。(2)对吐鲁番乡村居民热反应投票进行分析,发现吐鲁番乡村居民在不同季节、不同空间的热舒适水平存在差异。夏季,居民在室内和半室外空间的中性温度分别为26.6℃和27.5℃,期望温度分别为23.3℃和24.9℃,80%可接受温度上限分别为32.2℃和34.7℃。过渡季,居民在室内空间和半室外空间的中性温度分别为23.0℃和21.9℃,80%可接受温度范围分别为21.9~32.22和19.7~29.27℃。冬季,居民在室内空间的中性温度为18.3℃,期望温度为23.4℃,80%可接受温度范围为14.9~29.4℃。(3)热舒适研究体现了吐鲁番乡村居民对当地气候具有较强的热适应能力,尤其在半室外空间。综合分析居民热舒适水平与空间热环境特征,发现两者之间有较为显著的关系。分析居民热适应行为对热适应能力的影响,发现当地居民不仅采用供暖和风扇设备、增减衣着、喝冷热饮等常见热适应行为,而且在过渡季和夏季通过空间选择行为来改善热舒适,体现出热适应行为对居民气候适应能力的提升作用。研究揭示了建筑空间改善居民热舒适和提升居民热适应能力的途径,证实了吐鲁番乡土建筑多样的空间通过营造差异互补的热环境,激发居民热适应行为,有助于改善居民热舒适和提升居民热适应能力。本文通过对吐鲁番乡村居民热舒适现场调查及数据分析得出一系列结论,掌握了季节与空间差异下居民的热反应特征和热舒适水平,探讨了乡土建筑空间、人体热舒适和适应性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乡土建筑促进人体适应气候的方式,为乡土建筑空间设计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甘肃天水是有着久远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秦州区西关古城是最具代表性的民居聚集区之一,当地古民居如今不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使用的需求,其现状也与城市的现代化风貌不相协调,转型和更新是必然。传统民居是在特定自然气候与环境下发展形成,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绿色智慧。以当代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反观传统民居,提取验证其中蕴含的绿色经验和不足,结合现代建筑设计手法进行修正,是实现民居传承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后,人们已经逐渐进入消费社会,购物的目的已经从商品的使用属性转向符号属性,人们对于消费的追求已经从物质满足转变为精神满足,“商品”的范畴逐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人群消费模式已经产生了巨大变化,对于空间的消费使得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功能、业态、空间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外,互联网技术在二十余年的商业化浪潮中,改变了消费者的群体特征、消费需求、消费决策方式等方面,导致国内传统零售企业
随着社会各界对朱鹮保护力度增大,洋县朱鹮数量最新统计已达到4000多只。朱鹮主要活动范围由人口密度小的洋县高海拔区域转为人群活动较多河流平坝处。由于乡村人地作用机制、开发建设等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加剧,致使人类与朱鹮和谐关系趋于不稳定。对人类与朱鹮在洋县乡村景观空间上矛盾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人类与朱鹮共生的空间关系,并从风景园林学科出发提出了人鸟共生景观空间的“营造”方法。本文主要的内容如下:1.在
漫川关镇处于陕西与湖北交界,历史悠久,在先秦时期北接秦、南接楚,故名之为“朝秦暮楚”。该镇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体现了传统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生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村落的空间形态和演进过程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统一性与多样性,有序性与无序性之间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传统村落作为主体与环境互相影响着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对古镇的价值认识不足,思想观念变化,生活方式改变,
绿色装配式复合墙结构体系是一种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节能环保的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在建筑行业提倡绿色环保的背景下,绿色装配式建筑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绿色装配式复合墙体是由混凝土框格和内填生态材块组成的新型结构形式,该墙体既符合结构抗震性能要求,又符合国家对建筑体系的绿色环保要求。在以往研究过程中发现,制约绿色装配式复合墙结构体系向更高层次发展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是墙体的边界连接技术问题。本文针对装配式复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交通发展对于服务游客旅游出行至关重要。旅游公交专线布设能够更好的满足游客对旅游出行快速、舒适、换乘少、通达率高和城市观光等要求,同时极大减轻景区通行、停车等交通压力,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因此,良好的旅游公交线路规划对于城市旅游发展、城市公交系统完善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多源数据,推算游客旅游出行OD矩阵,
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比13.50%)1,从2000到2017年,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提高约3个百分点,而同期我国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约7个百分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同时,随着高龄老人及失智失能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介护型养老设施在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公共空间作为除
西安这座古都,自古以来就是一座美食之都。西安的美食,延续了周、秦、汉、唐等10多个历史王朝的遗风。并且西安位于我国大陆的中原腹地,南北沟通交流便捷,更使得西安美食能够博采众家之长。而陕菜本身就是一个以小吃为主的美食体系,数量多达百余种。厨房区域作为餐饮店中提供服务和供应菜肴的基地,是整个餐饮店的核心区域,也是对设计要求最高的部分。西安传统小吃店的厨房区域具有西安本土鲜明的地域性,是西安这座古城烹饪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整车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四个轮毂电机转矩独立可控,和燃油汽车或者集中驱动电动汽车相比,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及优势为汽车稳定性控制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其中车辆质心侧偏角是表征车辆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对车辆的稳定性控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转矩分配控制策略是分布式驱动式电动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核心部分,驱动轮之间转矩的合理分配至关重要。本文以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如下几点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因其绿色环保、施工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大力推广,但其快速发展阶段也普遍面临着构件尺寸质量问题。设计阶段的公差取值、生产阶段的模具精度、运输阶段的路径选择等因素,都会导致预制构件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存在偏差,进而使得构件的偏差在安装中累积,当累积偏差过大时,不仅会影响构件的安装效率,严重者还会影响建筑物的性能。因此,对预制构件尺寸质量问题的来源和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