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对推动“双创”战略,开展和普及创新创业教育与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创业教育和创业意愿的关系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然而,此类研究在定量研究方法上对创业教育变量的处理过于简单,在理论研究上未能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初始创业意愿水平和先前经验等问题,导致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分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大学生创业相关习性的理论内涵,对此类习性的量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将习性理论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子维度进行了细分和拓展,为创新创业教育及创业意愿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基于社会学的新视角。 研究试图从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反映个体经验累积的习性视角出发,对大学生习性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机理进行探究,从而有效预测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变化。文章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创业意愿和习性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涉及的主要变量进行了定义,并构建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布迪厄习性理论的研究模型,提出了影响习性形成的三个前因变量以及在习性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中起中介作用的两个变量。问卷的调研对象主要为某高校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的大学生,并采用SPSS和AMOS软件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回收的有效样本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最终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 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大学生的文化资本、对创业相关内容的学习行为以及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程度对习性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态度和创业能力在习性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且创业意愿的形成也受到习性的直接影响。依据研究结果,本文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文化氛围的营造、教育理念的重塑和扶持政策的提出等方面对塑造大学生的习性和提升其创业意愿给出了具体的可行性建议。本文的研究将计划行为理论和布迪厄的习性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并在理论模型的构建上有所改进和突破。此外,研究表明了个体习性对意愿的作用,增加了习性理论的完整性,拓展了该理论在创新创业教育维度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