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地沙化过程与植被、土壤演替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密切联系,形成一个复杂动态的生物地貌互馈系统。为了解宁夏东部风沙区沙化草地植被特征与土壤特性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因素,以哈巴湖自然保护区沙化草地为对象,采用样线法在较大尺度范围内自潜在沙化草地至重度沙化草地设置3条长3600 m的平行样线(相邻样线间隔500 m),在每条样线上每隔200 m设置样方;在各沙化类型草地小尺度范围内设置5条80 m的平行样带(相邻样带间隔20 m),在每条样带上每隔20 m设置样方进行植被调查和土壤取样;通过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宁夏东部风沙区自潜在沙化草地至重度沙化草地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1%-93%、29.60 g·m-2-115.04 g·m-2、0.82-2.80和 1.29-2.43。0-100 cm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05 g·kg-1-4.18 g·kg-1、0.13 g·kg-1-0.21 g·kg-1和0.93%-28.22%。土壤有机碳和全氮随土层的加深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0-60 cm土层是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转折点。(2)自潜在沙化草地至重度沙化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盖度、0-60 cm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主要由结构因素决定。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与0-100 cm各土层土壤水分表现为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在其空间总变异中均发挥作用。0-100 cm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水分和植被地上生物量、盖度、多样性指数的空间插值图呈条带状和斑块状的梯度变化,物种丰富度呈斑块分布,自潜在沙化草地至重度沙化草地,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3)0-40 cm各土层土壤水分、有机碳、全氮和植被盖度在各沙化类型草地内部均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植被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潜在沙化草地和轻度沙化草地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植被地上生物量在中度沙化草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中度沙化草地和重度沙化草地表现为中等程度相关。0-40 cm各土层土壤水分、有机碳、全氮、植被盖度、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在各沙化类型草地的空间插值图呈条带状和斑块状的梯度变化。自潜在沙化草地至重度沙化草地,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插值图由条带状和斑块状的梯度变化逐渐转变为以斑块状分布为主。(4)随沙化程度的加重,植物群落中多年生草本植物逐渐减少,一年生植物和半灌木逐渐增加,物种发生替代,群落趋于不稳定性;0-40 cm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及植被地上生物量、盖度显著降低,尤其在中度沙化草地和重度沙化草地阶段降幅较大。综上,伴随着草地的沙化,植被地上生物量、盖度及土壤养分逐渐降低,空间斑块分布格局更为明显,生境破碎化程度加重。基于空间分布格局,不同沙化类型草地之间的转换区是土壤和植被参数变化的敏感区域,是草地沙化防治的关键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