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兔双侧颈总动脉中度狭窄对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VEGF. Beclinl、RAM-11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8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n=5)、伪狭窄组(B,n=5)、狭窄组(C,n=5)狭窄+伪缺血组(D,n=5)、缺血组(E,n=30)、狭窄+缺血组(F,n=30),E、F组在全脑缺血15分钟后依不同的再灌注时间等分为6个小组,即再灌注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及96小时组。以“针控线栓法”建立双侧颈总动脉中度狭窄,B组伪狭窄术后以及C、D、F组狭窄术后恢复正常喂养15天,E、F组以“夹闭双侧颈总动脉与椎动脉+稳定血压法”建立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取右侧额顶叶皮质,观察脑组织结构及神经元内尼氏体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半定量Beclinl、VEGF、RAM-11蛋白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自噬溶酶体的形成,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1.B、C、D组镜下结构与A组相近,E、F组可见程度不等的缺血损伤;A、B、C、D组尼氏体含量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E、F组尼氏体含量不同程度减少,对应时间点F组尼氏体含量较E组多(P<0.05)。2.免疫组化示:(1) A、B、C、D组Beclinl蛋白表达水平低,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E、F组1小时起Beclinl蛋白表达增加(P<0.05),于再灌注6小时达高峰,再灌注96小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对应时间点F组Beclinl蛋白表达较E组高(P<0.05);(2) A、B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低,C、D组VEGF蛋白表达较A、B组高(P<0.05),E、F组VEGF蛋白表达较C、D组高(P<0.05),E、F组VEGF蛋白表达于再灌注24小时达高峰,再灌注96小时VEGF蛋白表达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对应时间点F组VEGF蛋白表达较E组高(P<0.05);(3)A、B、C、D组RAM-11蛋白表达水平低,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E、F组RAM-11蛋白表达较A、B、C、D组高(P<0.05),E、F组RAM--11蛋白表达于再灌注12小时达高峰,再灌注96小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对应时间点E组RAM-11蛋白表达较F组高(P<0.05)。3.透射电镜在A、B、C、D组神经细胞内未见到自噬体、溶酶体数量较少,E、F组于再灌注1小时组见到溶酶体数量增多和自噬体形成,再灌注3小时最明显,一直持续到再灌注96小时。4. A、B、C、D组偶见凋亡细胞,E、F组凋亡细胞数量较A、B、C、D组多(P<0.05),再灌注6小时起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于12小时达到高峰后缓慢下降,对应时间点F组凋亡细胞数量较E组少(P<0.05)。结论1.兔双侧颈总动脉中度狭窄15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全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程度;2.VEGF及巨噬细胞可能在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保护中起了一定作用,自噬可能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的神经保护中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