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具体部署,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搞好新农村规划和住宅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当前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旅游,提倡旅游型村镇的发展,也不失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经过多次协商,决定联合开展旅游型村镇建设工作。旅游业的发展对村镇的整体环境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满足村民的生活、生产需要,还应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全面需求,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使旅游型村镇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村镇旅游业的发展,村镇住宅模式有了一定的变化,每个使用功能均有不同的发展,增加了商业经营空间。以河南省辉县市西北部太行深山区的沙窑乡万仙山景区的郭亮村为例,旅游业发展以后其住宅模式大概有三种,占比例最大的是为游客提供食宿的家庭旅馆住宅模式,其次是商店经营的住宅模式,最后是保留自家生活,只需满足自身生产、生活需要的住宅模式。文章最后一部分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旅游型村镇的住宅设计形式——商铺经营户型住宅、旅馆经营户型住宅和非经营户型住宅。经营户型住宅是融经营与居住为一体的建筑形式,它既要满足经营管理的方便,又要满足居住行为的私密与安静,还要充分考虑商业经营的便利性。商铺经营户型住宅主要包括两种设计形式:“前店后宅”和“上住下店”。旅馆经营户型住宅的功能结构分为四部分:客居部分、主人居住休息部分、生活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附属部分。非经营户型住宅主要是针对村镇中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满足他们自身的生活、生产需要,还要考虑其后期住宅改造的可能性。其选址在满足通风采光等要求,合理布局建筑及朝向等的基础上还需要有一定的私密性,有安静的环境,避免游人打扰自己的生活、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