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紧缺,为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耕地地力的研究,提高耕地质量。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距今已经20余年,这期间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状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对耕地地力进行全新的调查和评价。
本文以安徽江淮丘陵岗地地区明光市为研究区域,在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特尔斐法选取了24个耕地地力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并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然后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基于GIS和数据库软件完成了耕地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耕地地力综合指数,并用累积频率曲线法划分耕地等级,同时利用Mapgis6.7制作耕地地力等级专题图。
同时,本文在进行明光市耕地地力评价研究的过程中,对研究区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养分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价。
另外,由于明光市不同耕地类型区土壤类型、耕作管理水平、立地条件等有较大差异,因此本研究对平原潮土、稻田、山地丘陵三大耕地类型区分别建立了指标体系进行地力评价,并对其结果与全区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研究耕地地力状况。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利用地统计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出了各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分布图,以清楚、直观地了解各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表现为中等变异性。其中土壤有效磷的变异系数>速效钾>全氮>有机质。从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分析结果看,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是由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有效磷空间相关性较弱,空间变异主要来自随机因素。另外,各土壤养分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各不相同,但部分区域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中部高于南部,南部高于北部;土壤全氮空间分布与有机质相似;土壤有效磷含量整体上是中西部要高于东南部;而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大体空间分布格局为中北部含量较高,中北部以外含量较低。
(2)土壤养分状况评价。在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明光市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对其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明光市土壤养分含量普遍较低,并且不同的耕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3)明光市耕地地力评价。根据明光市评价单元的耕地地力综合指数,利用累积曲线法将耕地地力合理地划分为五个等级,并运用Mapgis6.7绘制耕地地力等级图及统计各等级耕地的面积。其中,一级地13429.76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2.3%,二级地27732.99公顷,占25.4%,三级地38869.86公顷,占35.6%,四级地38869.86公顷,占18.6%,五级地面积为8843.99公顷,占8.1%。各等级耕地面积表现为三级地>二级地>四级地>一级地>五级地。同时也得到了不同等级耕地的地域分布和行政区域分布的情况。
(4)不同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评价。本研究对明光市平原潮土耕地类型区、稻田耕地类型区、山地丘陵耕地类型区分别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其中,平原潮土区划分为四个等级:二级地(37.2%)>三级地(36.3%)>一级地(21.2%)>四级地(5.3%);稻田区划分为四个等级:二级地(60.4%)>三级地(21.1%)>一级地(12.5%)>四级地(6.0%);山地丘陵区划分为五个等级:二级地(39.9%)>五级地(26.5%)>三级地(11.9%)>四级地>(11.7%)一级地(10.0%)。
(5)全市与不同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评价结果比较。对比分析全市评价结果与分区评价结果发现同一地区耕地采用两套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有较大差异,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程度表现为:山地丘陵区>稻田区>平原潮土区;明光市耕地地力高低总体表现为:稻田区>平原潮土区>山地丘陵区。
最后,对不同等级耕地进行了描述性的分析,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探索性地提出了研究区耕地科学利用方式和耕地改良措施。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初步摸索出了一套运用GIS开展江淮丘陵岗地地区耕地地力评价的有效工作方法和技术流程。对江淮丘陵岗地地区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以及正在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