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铝箔与正极材料的分离回收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hn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需求量的迅速增加导致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废弃的锂离子电池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废旧电池正极材料中含有我国稀缺的有价金属钴镍等,需加以回收利用。本文以废旧镍钴锰酸锂电池和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以硫酸为主的浸出剂对废旧电池正极片的浸出能力,实现了正极片中铝箔与正极材料的分离,铝以金属的形式回收且几乎没有损失,而正极材料中的所有金属以离子形式浸出液中。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粘结剂PVDF在硫酸中的分解行为(1)粘结剂PVDF在浓硫酸中可以发生分解反应,对反应产物所做的XRD,SEM和IR分析,以及对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氟浓度分析结果表明,PVDF分解反应的产物是HF和碳;分解反应发生后,PVDF由原来的球形变成了不规则的小球形。(2)在稀硫酸溶液中,PVDF几乎不发生分解反应,即使升高温度至130℃和增加反应时间至4h,PVDF的分解率仍然很低。2.研究了废旧镍钴锰酸锂正极片中有价金属在硫酸中的浸出行为(1)稀硫酸会溶解铝箔,而浓硫酸不会溶解铝箔,铝箔可以金属的形式回收,浸出液中没有铝离子,这有利于后续浸出液的分离。但是,相对于稀硫酸浸出正极片,采用浓硫酸浸出正极片时铝箔与正极材料分离所需的时间更长一些。(2)温度、硫酸用量、浸出时间等对铝箔与正极材料的分离以及镍、钴、锰、锂、铝的浸出率等有显著的影响。(3)浓硫酸浸出正极片的适宜条件为:浓硫酸与正极片的液固比为1.6ml/g,首先在50℃浸出30min,将铝箔从料浆中分出,然后升温至80℃继续浸出30min。此条件下锂可完全浸出,镍、钴、锰的浸出率在20%左右。(4)稀硫酸浸出正极片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80℃,4mol/L硫酸溶液与正极片的液固比为8ml/g,反应10min后,将铝箔分出,继续反应50min。在这一条件下,锂几乎完全浸出,镍、钴、锰的浸出率可以达到25.4%、22.4%、17.4%。但是,铝也被浸出,铝的浸出率达到50%。(5)在80℃时,使锂完全浸出,采用浓硫酸浸出正极片的酸耗量比采用稀硫酸浸出正极片的酸耗量减少约8%;使铝箔与正极材料完全分离,采用浓硫酸浸出正极片的酸耗量比采用稀硫酸浸出正极片的的酸耗量减少约13%。(6)浓硫酸作用下粘结剂的分解反应、浓硫酸对铝箔的钝化作用以及浓硫酸与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之间的化学反应是促使铝箔与正极材料分离的主要原因。3.研究了废旧镍钴锰酸锂正极片的还原浸出过程(1)对废旧镍钴锰酸锂正极片的硫酸浸出渣所进行的XPS分析结果表明,浸出渣中存在高价态的钴镍锰,必须加入还原剂才可使其中高价态的钴、锰、锰完全浸出。(2)采用浓硫酸-双氧水、稀硫酸-双氧水浸出正极片时,镍、钴、锰、锂的浸出率都可达到100%。(3)以葡萄糖、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对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进行还原浸出时,还原浸出的适宜温度都是80℃,适宜的反应时间都为60min,与以双氧水为还原剂的浸出温度、时间相同。适宜的葡萄糖用量和抗坏血酸用量分别为1.4g葡萄糖/g正极片和1.4g抗坏血酸/g正极片。4.研究了废旧磷酸铁锂正极片在硫酸中的浸出行为(1)浓硫酸浸出正极片的适宜条件为:浓硫酸与正极片的液固比为1.2ml/g正极片,首先在50℃浸出12min,此时正极材料已经从铝箔上脱落,加水筛分出铝箔,将剩余浆料升温至80℃,继续浸出1h。此条件下,锂、铁、磷几乎全部浸出进入溶液。(2)稀硫酸浸出正极片的适宜条件为:浓度为4mol/L的硫酸与正极片的液固比为5ml/g正极片,首先在25℃浸出10min左右,此时正极材料已经从铝箔上脱落,筛分出铝箔,将剩余浆料升温至80℃,继续浸出50min。此条件下,锂、铁、磷几乎全部浸出进入溶液,有约3%左右的铝损失进入浸出液中。(3)在80℃时,要使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完全浸出,稀硫酸比浓硫酸减少酸耗量约9%。要使铝箔与正极材料完全分离,稀硫酸比浓硫酸减少酸耗量约12%。本文提出的采用浓硫酸浸出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工艺具有应用前景。在较低温度下(50℃以下)以及较短的浸出时间(<30min)内铝箔与正极材料就可分离,将铝箔分出后,升温至80℃左右继续可使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全部浸出。对于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锂优先浸出,需加入双氧水等还原剂才能使其中的镍、钴、锰全部浸出。相对于传统的稀硫酸、稀盐酸浸出工艺,本文提出的浓硫酸浸出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工艺酸耗量更少,反应条件较为温和,能耗较低,在浸出工序既可实现铝箔与正极材料的分离,又可实现锂、镍、钴、锰、铁等金属的浸出,简化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工艺。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器件和系统向大规模集成化、小型化、轻量化、大功率方向的快速发展,器件的散热日益成为此类器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6063Al具有良好的热塑性、低密度、高强度、良好的电导热性、低成本、加工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天、交通、电子、通信等领域。然而,面对高端设备产生的大量热量,目前使用的6063Al散热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散热要求。寻找一种具有更高散热能力的6063Al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是解决大功
天然酶是生物体内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受到自然界酶催化的启发,人们开展了各种“取天然酶之长,避其所短”的酶模拟物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已经设计构建了多种高度稳定、低成本且可替代天然酶的人工模拟物,并将其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迄今,“人工酶”已成为非常重要且令人兴奋的仿生化学分支。最近,纳米技术与生物学的融合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设计和构建具有
超级电容器因具有高功率密度、循环寿命长、快速充放电、环境友好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展现巨大应用前景。在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中,生物质碳因其来源广、导电性好、成本低、稳定性高等优点,被认为是超级电容器在工业上的首选电极材料。然而,碳基电极材料低质量比电容和低能量密度的致命缺陷严重阻碍其实际应用和发展。得益于高比电容、高能量密度、价格低廉等优点,过渡金属氧化物一直是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磁性材料在自旋电子器件、高密度信息存储和量子计算等诸多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单分子磁体作为磁性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倍受关注。开发具有单分子磁体行为的化合物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论文以2-羟基-1-萘甲醛为母体,选取了三个结构不同醇胺,原位反应合成了四个系列的席夫碱配合物,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研究了它们的磁学性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
文章通过归纳总结元宇宙的相关概念研究成果,提出 “元宇宙是指基于数字技术进行建构,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皈依,以系统完备的数字文明为最终目标,蕴含数字人、资本、信息、数据、知识等要素,由虚拟文化、经济、政治、社会以及自然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数字时空总和”。在明确元宇宙的科学内涵和多维外延之后,文章进一步揭示元宇宙的特有属性即为数字时空属性,本质属性是数字文明属性,本质特征为时空拓展性,基本特征包
数字社会产生了信缘群体这样一种新型的社会群体,也即基于数字技术,人们经由互联网或其他信息互联通道而结成的群体。信缘群体包括主动性自愿型信缘群体和被动性非自愿型信缘群体。目前,学界对前者进行了不少研究,如各种虚拟社区、微信群研究等,但对后者缺乏足够的关注。被动性非自愿型信缘群体于网格化治理的实践中产生,具有被动性、即时性和脱嵌性三大特点。在新时代的社会治理中,应根据信缘群体的不同类型采取合适的治理手
本文以新型临床用蒽环类药物——比生群的独特蒽腙结构为基础,通过腙键引入药效基团-苯并噻唑,合成了两种苯并噻唑蒽腙类衍生物;以之为活性配体,通过与三种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过渡金属元素-Cu、Pt、Pd的配位反应合成了六种新型蒽腙类金属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在细胞水平上,针对六种常见的人肿瘤细胞株并与两种人正常细胞相对比,应用MTT法
咔啉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的药理活性。本论文通过课题组内自有的合成技术新合成了21个β-咔啉生物碱衍生物,运用肿瘤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集中研究了它们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抗纤维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简要概述肿瘤和肾脏疾病的危害以及治疗方式,以及β-咔啉生物碱为代表的生物碱衍生物的生物学活性的发现和研究进展。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说明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或者多孔配位聚合物(PCPs)由于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可调控的孔径和拓扑结构,良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诸多优异性特点,因此,在气体储存,气体分离,对映选择性分离,多相催化,化学传感和药物递送等方面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为了得到更多的功能MOF材料,设计和合成能够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MOF材料正是科研工作者所想要达到的目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行政处罚制度,解决执法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1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该法自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