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以其便捷性、高效性、低成本性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网络政治参与日渐成为中国的强势民主。中国的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兴的参与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网络政治参与在中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它的前景如何,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当今,各国的民主制度,普遍施行的是自由主义式的民主。巴伯认为,这种民主存在着诸多弊端,公民的参与是有限的,是一种弱势民主。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施行强势民主,即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公民通过共同体的参与,其公民身份才能得以实现,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这种民主,通过网络正在变为现实。本文,借助巴伯的强势民主理论,从三个方面,来讨论中国的网络政治参与,即政治参与、政治共同体和公民身份。通过网络,公民在政治参与上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具体表现在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度上。政治共同体作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之一,对公民政治素质的提升和直接民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它也容易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哪些人成为公民,是由一定的条件决定的,即公民身份。在代议制民主中,公民的身份大都停留在法律条文层面。通过网络政治参与,公民实实在在的享有着自己的身份。 论文的随后部分,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利弊条件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本文认为,目前,中国的网络政治参与在各种因素的交织下,曲折发展。积极因素有:政治保障;公民政治素养提升;互联网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消极因素有:“数字鸿沟”;网络商业化和娱乐化浓厚;公民参与的非理性和失序花;一些政府机构存在一定的错误意识等。 综合各章内容,本文认为,网络使得中国的政治参与正在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景象,公民的参与成分加大,正在成为一种参与式的“强势民主”。但中国的政治参与状况要发生根本改观,将更多的取决于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方式的的变革。只有在此基础上,网络政治参与才能在推动中国民主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