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敬畏和自我聚焦有中介的调节作用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tait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恋被看作一种人格特质,有对自身有着夸张的迷恋,难以对他人产生共情的特点,主体型自恋的个体相较于集体型自恋的个体更关注自身且更少地做出亲社会行为,移情-利他主义假说和亲社会行为理论均认为,注意到他人需要对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如何从自我聚焦的角度减轻主体型自恋对亲社会行为的不利影响值得重视和思考。
  敬畏是个体面对巨大的事物时,体验超出当前认知框架并且产生顺应反应的一种积极情绪,有研究发现敬畏情绪的诱发可以减弱个体自我意识的高度集中,注意力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他人和更大的集体,加强了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从而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因而本研究推测敬畏情绪的唤起可以通过减少自我聚焦来缓解主体型自恋对亲社会行为的负向影响。
  研究一,为了考察自恋与亲社会行为有怎样的关系,采用问卷法考察个体的自恋类型和亲社会行为,共发放回收300份。结果表明:主体型自恋与亲社会行为呈现显著负相关,并且可以负向预测亲社会行为,主体自恋水平越高的个体,越少做出亲社会行为;集体型自恋与亲社会行为倾向呈显著正相关。
  研究二,为验证敬畏情绪在主体型自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采用实验方法,即一个预实验和一个正式实验。预实验为了考察回忆书写法能否成功唤起敬畏情绪,随机把参与实验的40名被试进行分组,利用回忆书写法唤起特定情绪,结果表明:回忆书写法可以成功诱发敬畏情绪。正式实验为验证敬畏情绪可以调节主体型自恋对亲社会行为的不利影响,选取115名大学生,采用2(敬畏/中性)*3(高/中/低主体型自恋)的组间设计,通过主体型自恋量表和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对被试的主体型自恋状况和亲社会行为水平进行探究,同时引入对敬畏情绪的操纵,并设计中性情绪对照组。结果显示:(1)中性情绪下,主体型自恋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诱发敬畏情绪后,高主体型自恋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负向影响显著减弱,而中、低主体型自恋水平的个体的变化不显著,说明敬畏情绪在主体型自恋与亲社会行为间起调节作用。
  研究三,为了探讨敬畏情绪具体调节主体型自恋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路径,其背后的调节机制是怎样起作用的,加入了对自我聚焦的测量。采用实验方法,即一个预实验和一个正式实验。预实验为了考察了敬畏情绪的唤起是否受特定诱发方式的影响,选取60名被试随机分到敬畏情绪组和中性情绪组完成特定的视频观看任务;正式实验通过加入对自我聚焦的考察,探究了敬畏情绪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具体路径,结果显示:敬畏情绪的调节效应部分通过自我聚焦起作用。
  结论:敬畏情绪以自我聚焦为中介调节主体型自恋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其他文献
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即俗称的走神、白日梦、神游等,是指注意从正在进行的外部任务转移到内部思维体验的过程。尽管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说思想走神了,但我们的大脑却还是保持着活跃的状态。早期有的研究把心智游移现象当做是一种人类大脑神经结构缺陷的衍生物,心智游移会占据人们日常意识的清醒时间,干扰个体对当前任务的表现,降低运动控制、影响学习效果。2010年美国著名期刊《science》刊文指
学位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以及因压力情境而出现的就业焦虑。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是影响就业焦虑的重要因素,自我效能感、大学生面对压力情境的应对方式都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焦虑。本研究基于已有研究结果,把大学生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当作是自变量,中介变量是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因变量是就业焦虑,深入地探讨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
学位
研究目的:近半个世纪以来,冥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热潮。不仅越来越多的人将冥想作为一种心身锻炼方式来放松减压、疗愈心灵,医学、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者也逐渐将冥想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与行为干预技术用于治疗各种身心疾病,提升健康和幸福感。有学者将冥想应用于军事领域,亦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多为西方学者所报道,关于冥想在中国部队应用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少,其作为一种干预手段治疗军事创伤后应激障碍(
摘随着新的大学入学考试的制度变革,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高中教育的重要一部分。积极地了解自我,对未来职业的计划和选择是高考结束后学生对大学专业和将来工作选择的重要保障。  本研究以主动性人格特征为基础,探讨在有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的时间影响下,不同主动性人格特征对高中生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同时探究在父母支持孩子进行专业选择所引起的积极情绪,以及父母反对专业选择引起的消极情绪下,不同主动性人格特征对高
学位
在我们身边以及人类历史中,都存在着关于男子气概的仪式和言论。例如“你不是个男人”被用来攻击男性,但“你不是个女人”却不能成为攻击女人的言论,为什么男子气概比女性气质更容易受到威胁呢?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认为,相比于女性气质,男子气概是不稳定的。本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三个子研究对男子气概的不稳定性特质进行检验,并探究不稳定的男子气概对男性社会支配倾向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男性的
学位
随着日常生活压力加剧,人际矛盾愈演愈烈,生活体验不佳,在面对冒犯事件时,人们是否宽恕冒犯者的决策成为提高人际交往质量的关键。  本文共分为四个研究,在研究一中,将被试分别进行高、低自我损耗的处理,在单因素被试间的实验设计下,和冒犯情境中以《人际侵犯动机量表》测量被试的宽恕水平,研究一的结果验证了自我损耗状态下会降低被试的宽恕水平;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在情境变量进行的同时关注被试自身的特征,引入
学位
为帮助高中生发展清晰生涯自我概念,增强生涯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提升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本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成都市五所普通高中学校的7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问卷、生涯自我概念问卷和生涯自我效能感问卷,探讨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发展特点及其与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职业生涯团体辅导的干预方案,并分别从成都市两所普通高中学校(分别有职业生涯课程和
学位
拖延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适当的拖延可以暂时释放我们的压力,但是过度的拖延则会造成很多严重的问题。比如成绩下降、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工作任务被耽搁。因此需要对拖延行为产生的机制进行研究。  本研究采用模拟现实任务和色词Stroop任务,研究一主要对前人的研究进行重复验证;研究二主要探究预期想象通过状态自我控制对拖延的影响;在研究三中,纳入冲动性变量,探究在不同冲动性条件下,个体通过状态自我控制
学位
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的发展,随着职业类院校的不断增多、高校扩招,高职大学生群体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则被广泛关注。在众多心理问题研究中,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适应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人际适应的问题。人际适应不良会给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重大影响。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家庭作为个体早期并且长期接触到的微型社会,对个体各个方面的发展乃至于身心健康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个体
诚实行为是道德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和谐社会里一项不可或缺的道德指标,在我国的教育体系里从幼儿园直至大学都有对诚实行为的理念输出,足以看出其对于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影响人们做出不诚实行为的因素很多,其中敬畏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可以抑制人们做出不道德行为,并且权力感不同的个体不诚实行为表现也有差异。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敬畏、权力感以及不诚实行为的关系。主要采用问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