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蝴蝶兰素有“兰花皇后”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但由于自然条件下其种子萌发极低,且常规的分株繁殖的增殖率低,难以满足工厂化生产的需要。目前,蝴蝶兰试管苗的产业化生产主要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进行。本论文通过诱导蝴蝶兰花梗腋芽萌发获得无菌苗,然后以无菌苗叶片及幼嫩花梗薄层为外植体诱导产生原球茎,并通过原球茎的增殖、分化从而产生完整的蝴蝶兰幼苗,探讨了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原球茎诱导、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筛选出了各个阶段的最适培养基,初步建立了蝴蝶兰叶片及花梗薄层培养体系,为解决蝴蝶兰试管苗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为蝴蝶兰形态建成机制阐明提供了新的培养体系。实验结果表明,以叶片为外植体的培养体系中,MS+16mg/L 6-BA + 0.8mg/L NAA的培养基PLB诱导率最高,达69.3%;TDZ和NAA的组合使用对蝴蝶兰花梗薄层原球茎的诱导有明显的促进作用,MS+9mg/L TDZ+0.2mg/LNAA为蝴蝶兰花梗薄层诱导原球茎的最佳培养基,原球茎诱导率可高达40.7%。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添加8mg/L BA和0.1mg/L NAA,过高浓度的BA或NAA都会造成原球茎增殖率的下降;MS附加2mg/L BA、0.1mg/L NAA、10-15%椰子汁、0.1-0.2%蛋白胨及0.1%活性炭适合于丛芽的增殖及分化培养。针对蝴蝶兰试管苗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本论文还对产业化生产接种间和培养间中的常见污染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共鉴定出了9个菌种,分属于5个属:芽孢杆菌属、俊片菌属、棒杆菌属、节杆菌属和副球菌属;同时研究了不同抑菌剂及其组合对这些菌种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链霉素在200mg/L时对2号和6号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唑啉钠在200mg/L时对1、3、7和9号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曲松钠在100mg/L时对3、5、8和9号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庆大霉素浓度为100mg/L时对1号和9号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50-100mg/L的混合抑菌剂(链霉素+头孢唑啉钠+庆大霉素+曲松钠)对9种污染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效果明显好于单独同一浓度的单一抗生素的抑菌效果。该研究为蝴蝶兰试管苗产业化生产工艺流程中的污染问题提供了参考,对于保证蝴蝶兰正常的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