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导师近三年来诊治的失眠病案为基础,应用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总结探讨导师运用温潜法治疗失眠的病机及组方用药规律,以进一步深化对失眠的中医理论认识,并进一步提高失眠的临床疗效,造福广大患者。 方法:在抄方学习过程中,对导师3年来运用温潜法治疗的失眠病案进行收集、整理,并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条件的81例388诊次的病历资料全部利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建立病案采集、存贮数据库,以病机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加强关联分析方法重点探讨病机与临床表现、舌象、脉象、处方用药之间的对应和联系,并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 结果:81例患者中男性19例,占23.5%;女性62例,占76.5%。年龄分布状态:10-19岁之间1例,占1.2%;20-29岁之间5例,占6%;30-39岁之间25例;占30.9%;40-49岁之间29例,占35.8%;50-59岁之间17例,占21.0%;60-69岁之间3例,占3.7%;70-79岁之间1例,占1.2%。病机方面:温潜法的最常用病机为真阳下虚、阴火上浮(100%),有时同时兼夹有心神失养(10.6%)和痰蒙心窍(4.4%);临床表现方面:9个症状发生频次大于80次,分别是入睡困难、烘热、面赤、易醒、多梦、腰痛、疲倦乏力、咯痰、手足凉。舌脉方面:舌质多淡红或暗淡,苔多薄白或薄白腻,伴有尖红,脉以虚浮为主。治疗方面:常用的中药共有11种,分别是:制附片、砂仁、黄柏、肉桂、淫羊藿、朱茯神、生姜、杜仲、炒枣仁、柏子仁、石菖蒲,与四逆汤、封髓丹组成接近。分析导师对失眠的治疗策略,临症重视次第思想,主张先疏通气血,调畅三焦,打开阳气下潜的道路,再予温潜法治疗。 结论:(1)温潜法的标准特征性病机为真阳下虚、阴火上浮。(2)临床表现以上热下寒症状为主,舌多淡或暗淡,脉虚浮。(3)处方用药以四逆汤和封髓丹加减变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