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而资本市场则是企业进行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中国资本市场建立的这二十多年中不断发展和推出了许多新的金融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就是其中之一。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衍生金融产品,在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还比较短,在1998年开始试点发行时也只有少数公司使用可转换债券进行融资。随着公司融资需求的不断扩大、对新的融资工具的逐步认识以及国家有关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法规的出台,可转换债券受到更多公司的青睐。但纵观我国的可转换债券的市场现状可以发现,由于对可转换债券的认识不深以及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跟风心理,发行企业间的条款雷同,缺乏创新,有些条款在制定上也缺乏理论研究支持,因此未能有效利用可转换债券这一融资工具进行有效融资。同时,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存在规模小、流动性差、市场建设还不完善等问题。这也就提出了对可转换债券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首先,本文对可转换债券进行了一般分析,介绍了可转换债券的定义、要素和特性以及影响可转债特性的相关因素;运用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和国外的可转换债券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可转换债券和国外的差异,指出我国可转债品种单一、发行主体不适当、可转债设计条款雷同等问题。
其次,本文论述了发展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必要性。在阐述了国内外有关可转换债券融资动机理论后,本文指出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动机存在的三大误区:发行未能与公司财务特征相结合;发行条款设计雷同偏股性;发行时机选择不当。再对可转换债券的融资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以EPS为出发点,对股权融资、可转换债券融资和普通债券融资三种不同融资方式对EPS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债务效应和稀释效应,最后通过数据分析、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与股权融资和普通债券融资相比较,可转债融资最有利于提高公司的EPS。最后,从可转换债券对发行人和投资者的价值角度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优势和劣势及其我国发展可转换债券的意义。
第三,是对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应用研究。该部分阐述了以融资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融资策略,为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提供参考。对可转换债券发行主体、发行时机、发行时的公司财务状况以及各项条款的特点和设计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可转换债券发行后对发行公司的资本结构的影响。可转换债券对公司资本结构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对于经营情况渐好的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将逐渐优化其资本结构,而对于经营状况恶化的公司,可转换债券将进一步恶化其现有资本结构。
最后,从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定位、发行主体选择、品种和条款设计、投资者培育、中介体系和交易体系构建以及规则体系建设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以此推动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