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希思政府时期是战后英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希思政府在改变以往的经济思路和经济政策方面做出了一些重要的举措。希思政府上台后,打破战后共识,抛弃了传统的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政府大力减少公共支出,减少财政赤字,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进行税收改革、简化税制。此外政府还对货币政策大力改革,实施“信贷与自由竞争”政策;在微观经济政策方面,政府尝试进行私有化、减少工业干预,为了缓和工业关系,政府出台了《工业关系法案》、改革工会,政府在上台之时废除了收入政策;希思政府大力倡导市场力量的发挥,推崇自由竞争机制。但由于经济发展局势恶化、失业人口庞大,经济思想的转变以及希思个人本身的一些原因,政府经济政策发生转弯,退回到战后的凯恩斯主义道路,这就是著名的“U”型转弯。虽然希思政府最后仍回归了凯恩斯主义道路,但其进行的大胆革新,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是长期以来,希思政府经常被冠以“失败的政府”的名号,这难免有所不公。学术界对战后英国经济政策的研究较多,但对希思政府经济政策的专门研究并不多。本文旨在将希思政府时期英国的经济政策放在英国战后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系统整体的分析,并对希思政府的经济政策进行重新评价。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了希思政府上台之前英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的来说,20世纪50和60年代是英国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但是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的经济发展缓慢,赤字比较严重,国际收支不平衡也在加剧。另外,国有化弊端丛生,国有企业投资不足、缺乏动力,失业和通胀开始上升。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没有办法解决失业与通胀并存的问题,经济政策改革势在必行。第二章对爱德华·希思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学术界一致认为希思政府经济政策存在180度大转弯。这一章对希思转弯前后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考察,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经济政策U型转弯之前,政府大力削减公共支出、抑制经济扩张,简化了税制,并且实施了相应的货币政策改革,推行“信贷与自由竞争”政策。而U型转弯后,希思政府回归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发展以增加就业,著名的“希思-巴伯”繁荣就是很好的例证;政府的货币政策也发生了变化,“竞争与信贷控制”被“紧身衣”政策所取代。另外,本章还介绍了英国的欧洲政策。1973年,经过多年努力,英国终于正式成为了欧共体的一员,为此,政府对国内的税收政策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配合欧洲市场的发展。第三章对希思政府微观经济政策领域的工业政策、工会政策和收入政策进行了分析。希思政府上台之后决心减少工业干预,尝试私有化,目的是促进市场力量的发挥,从“跛脚鸭”政策就可见一斑;但是从罗尔斯·罗伊斯危机,政府出于外交和国防考虑对其进行工业援助到向上克莱德造船厂提供资金,政府逐渐又退回工业干预的道路。为了控制罢工、缓和劳资关系,政府出台了《工业关系法案》,想要控制工会数量、规范工会的罢工行动,但这部法案却在工会此起彼伏的反对与罢工浪潮中走向灭亡。此外,本章还对收入政策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希思政府上台之后本取消了收入政策,但U型转弯之后,收入政策回归,政府为了控制价格和工资增长,先后实施了N-1政策和分为三个阶段的正式收入政策,这些收入政策产生了一些效果,但总的来说效果不大。并且,与前任政府实施的收入政策相比,该时期的政策略有不同。第四章对希思政府经济政策特点以及U型转弯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U型转弯是希思政府经济政策最首要的特点。其次,政府在追求私有化和减少工业干预之时依然对诸多企业提供援助,与初衷相违背。而希思政府经济政策U型转弯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思想的转变,从放弃凯恩斯主义而接受新自由主义、货币主义到回归凯恩斯主义,另一方面是希思性格特征、首相式政府造成的。除此之外,经济局势恶化、失业上升也对政府政策转弯有重要影响。第五章是希思政府的经济政策评价与影响。希思政府的经济政策改革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是“撒切尔革命”的先声,而经济政策U型转弯则是一种倒退,它对英国经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对希思政府以及希思政府的经济政策进行评价,就要一分为二,既看到整体也要看到部分。虽然从整体来看,希思政府在治理经济问题、改善经济状况方面失败了,但其所进行的经济政策改革对英国后来的“撒切尔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此外,希思政府“U”型转弯后,英国经济状况并没有明显好转,这从反面证明了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已经过时,对后来人也是一种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