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性作为金融资产的一个基本属性,和市场供求关系、资产属性以及交易方式有很大关联性。如果市场只有卖方,没有买方,或者买卖双方力量出现严重非对称性,则会出现流动性黑洞,流动性黑洞的发生说明市场交易机制有时会失灵。出现流动性黑洞也是市场恐慌的一种表现,由于市场存在各种复杂反馈关系,发生流动性黑洞本身也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恐慌和不稳定。本文应用金融学相关理论,结合我国股票交易机制,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流动性黑洞发生机理,并利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和各种统计软件来实证分析投资者结构对流动性黑洞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点:1、构建流动性黑洞发生机理模型,利用市场交易数据验证模型合理性。发现止损策略和反馈交易是诱发流动性黑洞主要原因。在市场发生流动性黑洞时,正反馈交易比流动性正常情况下要强烈。市场上采用正反馈交易投资者和负反馈交易投资者的力量严重不对称时,将导致流动性供需严重失衡,引发流动性黑洞。降低风险规避投资者数量和止损价格可以缓解市场流动性不足,提高投资者负反馈买入价格也可以改善市场流动性,防止流动性黑洞发生。根据风险规避和风险偏好投资者数量对比、交易价格关系和博弈过程,给出市场流动性均衡条件。2、基于非流动性(illiquidity)和流动性风险建立流动性黑洞测度指标,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投资者结构对个股流动性黑洞影响,以及对流动性黑洞发生概率影响。又进一步研究不同流动性水平下投资者结构对个股流动性风险影响。将投资者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包括不同类型股东总数、股东变动数、持股集中度等;第二个层次为交易指令流类别;第三个层次为杠杆交易,即融资融券交易。发现不同层次下的投资者结构在不同流动性水平下对流动性黑洞影响强度和方向不同。即使同一层次,在发生流动性黑洞和未发生流动性黑洞时,对流动性黑洞测度指标的影响方向和强度也会发生变化。3、研究投资者账户类型对市场流动性黑洞影响。将投资者账户类型分为交易账户和持仓账户,从交易频率和持仓期限的角度研究投资者结构对市场流动性黑洞影响。当市场出现异常时,短期持仓投资者的争相卖出会造成市场暴跌,引发流动性黑洞。适度的交易频率和持仓期限是健康市场所必需的,监管层应当针对市场交易情况进行监测,出现流动性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监管措施。论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基于指令驱动交易机制与止损策略,从投资者异质性着手构建流动性黑洞形成机理模型。把投资者分为风险规避、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三类,针对不同类别投资者不同交易策略和交易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从微观结构理论层面研究流动性黑洞发生的内在机理,并给出市场均衡条件。从非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两个层面构建流动性黑洞测度模型,对流动性黑洞的研究由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使得研究不同流动性黑洞强度下的市场状况变得可行。2、基于投资者异质性把投资者进行分类,首次从不同类型投资者数量、持股比例和持股集中度等方面研究其对个股流动性黑洞影响,并基于Probit模型研究其对个股流动性黑洞发生概率影响。从投资者指令驱动和杠杆交易的角度,研究成交指令类型和融资融券交易对个股以及市场流动性黑洞影响。从参与交易账户的角度研究投资者交易账户类型及其变化对市场流动性黑洞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对优化发展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和交易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3、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发生流动性黑洞和未发生流动性黑洞两种不同流动性环境下投资者结构对流动性黑洞及流动性风险影响。从更微观角度来深入研究投资者结构在不同流动性环境下的投资行为对市场流动性影响,提高对流动性黑洞状况下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流动性水平下投资者交易心理和行为变化导致市场运行轨迹变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