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黄土高原区则是我国目前遭受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不仅降低土壤肥力、致使农作物减产,而且加剧自然灾害,甚至危害区域生态安全,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水土保持技术可以有效防治土壤侵蚀、提高土地生产率,最大限度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有减少贫困和促进农业转型的功能。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日益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各级政府组织通过创新服务、强化技术补贴等手段推进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但实践中,具有多重优势的水土保持技术并未被农户广泛采纳,仍存在推广进程较慢、覆盖范围较窄、采纳程度较低及采纳持续性较弱等诸多问题。本文立足当前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从事非农工作的现状,利用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区)954户农户的微观数据,同时技术划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中性三种不同的属性,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不同属性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务工时间长短对不同属性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影响。得出如下的结论:(1)通过调研了解到农户获取水土保持技术的渠道主要为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和社会网络;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功能认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对当地相关的生态补偿政策了解较少;农户不采用水土保持技术的主要原因为缺少资金和劳动力。目前,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农户缺乏积极性,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劳动力紧缺导致技术采用效率低,技术普适性差;投资回报率低,不确定性大等问题。(2)劳动力外出务工对不同属性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决策存在异质性影响。劳动力外出务工对资本密集型的地膜和沟垄耕作技术采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劳动密集型的梯田技术采用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中性的造林技术无显著影响。从外出务工时间长短的影响差异看,外出务工时间越长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用资本密集型的地膜和沟垄耕作技术,但对劳动密集型的梯田技术采用积极性不高。(3)劳动力外出务工对不同属性的水土保持技术的采用程度影响不同。具体来说,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劳动密集型的梯田技术的采用程度有负向显著影响;对资本密集型的地膜技术的采用程度具有正向影响;对资本密集型的沟垄耕作技术的采用程度同样具有正向影响。务工时间的长短对不同属性的水土保持技术的采用程度存在异质性影响。具体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越长,梯田技术的采用程度越低沟垄耕作技术的采用程度越高;相对于短期务工,务工时间越长,地膜技术的采用程度越高;中期务工最不利于造林技术的采用。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1)要加强农户自身素质,提高其水土保持技术认知;(2)加强针对性的技术推广服务,完善生态补偿政策;(3)改善信息获取渠道,注重政府推广和社会网络的结合;(4)着重完善配套保障措施,营造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