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压浸渗制备B4C/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gmtg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无压浸渗工艺。在成功制备B4C/Al复合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学基本测试方法表征其成分、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成分组织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冷压烧结工艺制备了碳化硼多孔介质结构。运用分形理论分析了此结构的渗透性能,讨论熔融铝合金对多孔介质结构的润湿性,结合达西定律计算渗透时间及距离的关系。在获得可行性工艺参数的基础上在管式炉中制备了三种粒径的B4C增加Al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随B4C陶瓷粒径增大,多孔介质结构的渗透性越高。所需浸渗温度越低。熔融金属与多孔介质接触角在1000℃下降至90°,因此浸渗温度极限为1000℃。Al-Si-Mg与纯铝合金相比,Si-Mg降低熔融铝表面张力,提高流动性,合金较纯铝浸渗容易。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获得最佳浸渗时间为60min,最佳浸渗温度1100℃。浸渗获得复合材料B4C体积分数为55%-60%复合材料致密度在98%左右。金相及扫描分析表明:复合材料内部组织致密,颗粒弥散均匀,两相界面结合充分,局部区域析出初生Si相。透射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内部存在位错及孪晶结构,部分B4C颗粒内部具有空隙尺寸为1um缺陷。两相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凝固后界面处有应力存在。对复合材料料内部颗粒进行提取,界面反应产物附着在颗粒表面,XRD分析结果表明随浸渗温度浸渗时间的界面反应产物趋于复杂。界面反应产物在900-1000℃主要为少量的析出Si、SiC;在1100℃,新反应产物有少量AlB12。1150℃生成AlB10、Al4C3;在1300℃及以上高温处理,界面反应产物为AlB12(Al3B48C2)、AlB10、Al4C3、 SiC。B4C/Al复合材料三点强度在350-450MPa之间,断裂韧性在8-12MPa·m1/2,硬度约为400HB。随粒径的增加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增加,硬度降低。在1050-1150℃间,随浸渗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强度呈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时效热处理的淬火过程使两相产生较大应力,降低了抗弯强度。对复合材料进行陶瓷化热处理,复合材料硬度升高,抗弯强度断裂韧性有所降低。随B4C粒径的增大,复合材料断裂方式由脆性向韧性转变。W1B4C颗粒制备的复合材料断口平整, W20B4C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断口出现大量的韧窝,表现出颗粒的拔出与金属的塑性变形。 W5B4C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断口形貌介于两者之间。
其他文献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地位.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风向标”,从教与学两方面有
在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生态工业园产业链构建中出现的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尤其在污染较严重,环境问题较突出的以化工行业为主导产业的化学工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SWRO)作为一种成熟的“保护资源、创造资源”水处理技术,以其占地少、建造周期短、操作简单且易于自动化、比投资小、能耗相对较低和起动运行快等优势而倍
期刊
腈纶废水是一种含多类复杂污染物的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其具有组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的特性。国内外对腈纶废水的处理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多采用物化法与生化法联合处理的方式
期刊
期刊
杜畿(163年-224年),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末及三国时期曹魏官吏及将领.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历官郡功曹、守郑县令,善于断案.荀彧将他举荐给曹操,曹
期刊
21世纪绿色建筑已成为全球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趋势。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绿色建筑可以解决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资源能耗。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