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年龄组的牙釉质、牙本质酸蚀后形态以及牙本质粘结界面的超微结构的差异,为临床应用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按年龄收集样本分为乳牙组(9-12岁),年轻恒牙组(10-14岁),青年恒牙组(25-40岁),老年恒牙组(60岁以上),每组18颗,共计72颗牙齿。每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6颗,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实验一:用酸蚀剂处理样本的颊侧牙釉质表面;实验二:用酸蚀剂处理样本的牙本质表面;实验三:制备牙本质树脂粘结界面。各实验样本分别冲洗,固定,脱水,干燥,喷金,扫描电镜观察。利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牙本质小管的平均直径、密度和相对面积(即小管总面积占整个图片面积的百分比),将实验数据导入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实验一:酸蚀后乳牙组釉质表面较粗糙,釉柱排列形态不规则,年轻恒牙组可见明显的釉柱端凹陷,釉柱表层排列松散,青年恒牙组牙釉质表面排列规整、致密,未见釉柱端凹陷,老年恒牙组牙釉质成不规则的点隙、裂沟,原有的釉质结构部分消失,蜂窝状结构明显。
实验二:酸蚀后乳牙组牙本质表面的玷污层几乎被完全去除,小管口几乎全数开放,只有极少数被玷污层阻塞,小管口直径很大。年轻恒牙组牙本质表面的玷污层大部分被去除,少部分小管口被玷污层阻塞。青年恒牙组牙本质表面的玷污层部分去除,仍有约半数的牙本质小管口被玷污层阻塞。老年恒牙组少量牙本质小管口暴露,小管内可见柱状矿化结晶体,但并未突出表面。乳牙组牙本质小管口平均直径明显大于其他三组(P<0.05);年轻恒牙组,青年恒牙组和老年恒牙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牙本质小管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牙组>年轻恒牙组>青年恒牙组>老年恒牙组。牙本质小管的相对面积4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牙组>年轻恒牙组>青年恒牙组>老年恒牙组。
实验三:乳牙组混合层很厚,致密连续,密集的树脂突突入牙本质小管中。年轻恒牙组混合层致密,厚度均一,树脂突密集且比较长。青年恒牙组混合层较年轻组疏松,厚度不均匀,树脂突长度较均一。老年恒牙组混合层较疏松,薄厚不均,凹凸不平,树脂突形成较少,树脂突长度比较短,并且有断裂的树脂突出现。
结论:
1、酸蚀后,乳牙牙釉质脱矿比恒牙明显,乳牙牙釉质抗酸能力较恒牙差。
2、乳牙牙本质抗酸能力较恒牙差,随着年龄的增长,牙本质抗酸能力增强。
3、老年组恒牙的树脂突最少,长度最短,粘结效果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