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胞囊线虫是大豆生产中经济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种植抗性品种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一方面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计数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另一方面,对大豆胞囊线虫重要抗性位点Rhg1的功能进行了探索。 1、大豆胞囊线虫抗性主要是通过统计根上的胞囊数来进行评价的,因此,大豆胞囊线虫计数是不可或缺的。常规方法计数费时费力,寻找高效准确的计数方法将大大促进胞囊线虫病的研究。前人利用氙气或卤素为激发光源的荧光成像系统进行胞囊计数,然而由于激发光能量偏低,只适用于新鲜胞囊,褐化胞囊不能清晰成像,计数效果欠佳。我们改用激光作为激发光源,并且摸索到合适的拍照条件以及计数参数。此种方法改进,褐化胞囊也能得到清晰且对比度高的图片,可用于高效准确进行大批量样品的胞囊计数。 2、Rhg1是大豆胞囊线虫重要抗性位点之一。前人研究中发现,该位点上存在三个抗性相关基因。Glyma18G022400(GmAAT)是其中之一,但其作用机制未知,本研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解析。序列分析表明GmAAT可能是氨基酸转运体;通过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以及蛋白亚细胞定位,发现其可能通过维管系统运输氨基酸;氨基酸毒性剂量处理过表达GmAAT的拟南芥和大豆植株,根据表型观察推测其可能在植物体内转运Glu;在大豆中过量表达GmAAT可以激活JA合成途径;在抗性种质PI88788中抑制JA的合成,可以降低其抗性,证明了JA途径在大豆胞囊线虫抗性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