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观念中,恩倖就是受皇帝宠爱的小人。但究竟什么样的小人才是恩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对于北魏的恩倖,我们以《魏书·恩倖传》中的恩倖作为研究对象1,以魏收在《恩倖传序》中的论述为分类依据,从而总结出魏收划分恩倖的标准主要有四点:出身比较寒微,官爵升迁超出正常规制,有作威作福之举,权势来自最高统治者(女主或皇帝)。在总结出北魏恩倖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一些与恩倖相似、但未入《魏书·恩倖传》而是在《魏书》中另有传记的人物,从反面论证以上四条标准。与恩倖极为相似的一个群体是阉官,魏收在《魏书》中为这两种人分别列传,即《恩倖传》和《阉官传》,但在李延寿所著《北史》中,二者都归入《恩倖传》。对恩倖和阉官的不同理解,是历史的书写问题。通过魏收对恩倖、阉官的历史书写与“班马”、范晔对“佞幸”、“宦者”的历史书写相对比可以发现,司马迁对恩倖的看法比较客观,他对恩倖的划分唯一标准是与皇帝有情色关系,班固笔下的恩倖已经出现了一些与皇帝并无情爱关系但在皇帝身边作威作福之人,而魏收笔下的恩倖与当权者保持情色关系的只占少数。司马迁对恩倖的评价是客观的,而班固和魏收则是强烈的批判。在阉官方面,魏收与范晔对阉官的看法有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也是很明显的。范晔笔下的阉官鱼龙混杂,而魏收只将出身寒微、品行差的宦官归入《阉官传》,范晔对阉官评价较为客观,魏收则是一味批判。通过探寻史家对这两类群体的历史书写演变规律,从而分析出魏门阀政治以及女主当政对恩倖书写的影响。对于北魏阉官未入《魏书·恩倖传》,除魏收的主观意见外,还需对恩倖与阉官在来源、发展过程、与当权者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从来源上看,阉官比恩倖更为复杂;从发展历程来看阉官比恩倖出现更早,在北魏道武帝时阉官已经出现,而直到孝文帝时恩倖才登上历史舞台;从与当权者的关系上来看,恩倖比阉官更依赖当权者。这样,从魏收的主观看法以及二者的客观历史两方面综合分析阉官不入《魏书·恩倖传》的原因。在对“什么样的人才是‘北魏恩倖’”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论证的基础上,本文将继续对北魏恩倖本身进行研究,即对北魏恩倖的政治作为、经济状况、生活情趣、社会地位以及最终命运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全面了解北魏的恩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