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不过词体特质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漫漫的文学长河中,词的形成除了与音乐关系密切之外,还得益于晚唐诗纤艳深婉、低回伤感的特征。因此,本文将从诗词内在特质的差异辨析入手,以温庭筠诗为主导,探讨晚唐诗中蕴含的词体特征以及这一现象出现的缘由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诗与词属于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学体裁。自《诗经》时代起,诗就是文人歌功颂德、干谒求仕、见时刺世、干政树勋的媒介;而词则以“聊佐清欢”为务,是花间尊前男女欢娱的工具,于国事无补、与政教无涉,在功能上与诗分辕反驾,其风格也与诗截然不同。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些晚唐诗人,他们的诗往往用语偏爱秾艳,题材侧重风情,形象趋于哀怨,意境倾向隐晦。这些诗中采用的创作手法和表现的思想情感,已经呈现明显的词体风貌。晚唐诗的词体特征悖逆于传统诗教,它的出现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当面对摇摇欲坠的政权和遭遇坎壈侘傺的人生,多数晚唐士人驰骛于舞榭歌台,无意于自觉应和风云变幻的时代脉搏,而是徜徉于内心世界,并承继了六朝以来颓废奢靡的宫体诗风,把建功立业的豪情转化为听歌观舞的雅兴,把言志刺时的传统转化为宴饮娱乐的享受,表达盛衰之意、今昔之感与行乐之欢,客观上却成了晚唐诗词体特征的成因。诗、词各臻其美,本也许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沿着各自的轨迹发展。不过,到了晚唐,词从诗中汲取养分,通过温庭筠这样一个关键点,把宫体诗风与依声填词的手法相结合,使词除了和乐而歌、长短不齐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了纤艳深婉、低回伤感、摇曳风情、含蓄隐晦等内在特征,使词最终摆脱了初期文人词与诗相去不远的风貌,形成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使“花间范式”成为后世师法的规范,影响深远。其间,以温庭筠诗为代表的晚唐诗的影响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