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光伏电站出力受气象环境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随机性与波动性。为了提升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不同类型组件和阵列运行方式的组合是光伏电站减小自身出力波动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建立了以光伏电站出力波动以及平准化度电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以青海共和光伏实证基地为例进行研究,并且考虑面向绿色矿山—夏日哈木镍钴矿的开发需求进行光伏电站与抽水蓄能联合供电方案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伏电站出力受气象环境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随机性与波动性。为了提升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不同类型组件和阵列运行方式的组合是光伏电站减小自身出力波动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建立了以光伏电站出力波动以及平准化度电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以青海共和光伏实证基地为例进行研究,并且考虑面向绿色矿山—夏日哈木镍钴矿的开发需求进行光伏电站与抽水蓄能联合供电方案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开展大规模光伏电站发电运行特性研究。基于已投运的青海共和实证基地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不同运行方式光伏系统在典型天气的出力特性,揭示季节与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并总结光伏电站在运行多环节的发电性能特性与规律。结果表明:相比固定式光伏系统,其他类型光伏系统带来的增益均呈现明显夏高冬低的季节特性;N型IBC组件(背接触)的年发电量最大;集中式逆变器与集散式逆变器中效率最高的均为1MW规格;箱式变压器中油浸式非晶合金类型的效率最高。(2)开展大规模光伏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研究。构建以光伏电站出力波动以及平准化度电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大规模光伏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模型。以青海共和光伏实证基地为实例,优选组件和运行方式组合进行容量配置。最优容量配置方案中固定式、平单轴、斜单轴、双轴以及平单轴双面光伏系统的占比分别为42.96%、26.44%、17.50%、9.22%和3.88%。与各光伏系统单独运行时相比,可有效降低出力波动34.63%-50.97%,降低平准化度电成本7.81%-10.31%。(3)开展光伏电站与抽水蓄能联合供电方案研究。面向绿色矿山—青海省夏日哈木镍钴矿的开发用电需求构建独立微网的容量配置方案研究。建立以联合系统平准化度电成本最小以及光伏年弃电量最小为目标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结果表明满足该绿色矿山能源需求的最优光伏电站容量为273MWp,抽水蓄能电站容量为141MW,上/下水库库容为4341万m~3,联合系统全生命周期平准化度电成本为0.805元,光伏年弃电量为51096MWh。
其他文献
随着对建筑物维护的需求增加,建筑物纠倾技术应用愈发广泛。按照原理,纠倾可分为顶升纠倾和迫降纠倾,目前这两种纠倾方式均有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缺乏对纠倾过程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基于弹性半无限空间体中的Mindlin解建立了筏板平衡体系;提出了一种可以反映接触面历史的弹塑性桩土接触面本构模型;提出掏土迫降纠倾,千斤顶顶升纠倾和囊式注浆纠倾的模拟方法,并基于此利用FISH语言开发了三套简化
地聚物混凝土(GPC)是近年来国际研究上非常活跃的一种新型无机聚合物材料之一。其具有性能好、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能耗少、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材料。已经逐渐被应用于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以往针对地聚物混凝土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准静态加载条件下的材料性能研究,仅在单轴压缩、劈裂拉伸和弯曲载荷下进行研究。针对地聚物混凝土的冲击特性和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非常有限。然而,建筑结构在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桥建合一式高架车站结构体系的应用越来越多,保证震时高架车站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及震后的可使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仍缺少桥建合一式高架车站结构的设计标准,有关震害记录也几乎空白。因此对高架车站的抗震性能、破坏机理和抗震薄弱环节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振动台试验是研究结构抗震性能比较准确的试验方法。本文以天津地铁Z2线高新一路站为工程背景,对桥建合一式高架车站结构的抗
滩涂是重要的海岸带资源,不仅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抵御风暴潮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土地空间。环渤海地区的滩涂资源丰富,近40年来开发利用强度较高,平衡滩涂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是当前的热点问题。然而,环渤海地区滨海滩涂分布及其土地利用模式的演化特征尚不清楚。为了探究环渤海地区滩涂资源演变特征及开发利用适宜性,本文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序列和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
低频波在港湾共振、泥沙输运、沙坝侵蚀等近岸水动力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浅滩地形在短波未破碎条件下对低频波有放大作用,波浪破碎对低频波的演变影响较大,目前对短波破碎后低频波在浅滩上传播规律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非静压模型SWASH探讨了浅滩地形上波浪破碎对低频波能演变的影响。首先验证了SWASH模型在波浪破碎条件下能够较好地模拟浅滩地形上的低频波演变。在此基础上,SWASH模拟结果显示,低频波波能
目前灌浆协同决策通常采用面对面会商、远程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该方式主要通过二维环境可视化灌浆决策信息,存在三维模型深度信息不够、沉浸式交互不佳等问题;同时,探讨过程中决策者之间交互操作相对独立,难以实现灌浆决策信息的及时共享。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基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的灌浆协同决策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目前灌浆协同决策过程缺乏三维模型深度信息、沉浸式交互
大跨空间枢纽结构是重要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地震作用下一旦发生破坏将影响运营和城市救援,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传统大跨空间结构不同,大跨空间枢纽结构除上部屋盖结构外,还建有刚度较大的下部结构,整体结构形式复杂,因此对大跨空间枢纽结构进行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及机理,对确保结构的抗震安全及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跨空间枢纽结构为研究对象,对考虑下部
大跨空间结构以其跨度大,适用性广的优点备受设计师关注。但是,单层网壳结构承载力和冗余度相对较低,容易发生连续倒塌事故,单层网壳的连续倒塌事故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PCRC)已逐渐成为空间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通过II型装配式空心毂节点单层柱面网壳的连续倒塌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节点刚度对装配式空心毂节点单层柱面网壳PCRC的影响。在有限元分析中,建立了弹簧组合模
再生骨料表面往往残存老旧砂浆,且破碎筛分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损伤,因此其各项指标与天然骨料存在差异,并对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地聚物是碱激发硅铝酸盐矿物得到的一种新型胶凝材料,相比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力学性能好、粘结性能强、耐久性好等特点,但地聚物内部高度交叉联系的空间结构使其相比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更高的脆性。基于此,本文利用地聚物胶凝材料取代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掺入钢纤维,制备得到钢纤维增强
河湖水系连通是解决区域水网水资源匮乏和水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手段。廊坊市水系格局演变复杂,水资源空间分布严重失衡,凤河水量丰沛,而龙河多年断流,永定河泛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本文以廊坊水系连通为例,针对凤河—永定河区域水网复杂、水资源匮乏、水源分布不均等问题,通过构建多目标决策优化模型和水动力数学模型等方法开展区域水网水系连通方案优化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水系连通调查体系构建。采用遥感解译等方法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