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诈骗罪作为常发的财产犯罪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的普遍应用、智能手机通信设备的不断更新、新型支付方式的产生,其表现形式也变得千奇百怪。诈骗罪欺骗方式的增多,使得原本容易混淆的盗窃罪与诈骗罪更加难以区分。处分行为作为诈骗罪与盗窃罪相区分的关键因素,在刑法理论中占据着肯定地位,但就处分行为中的具体内容,理论界依然存在着争议。笔者则在此对处分行为进行归纳总结,对各学说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更好地以处分行为为视角,明晰盗窃罪与诈骗罪二者之间的界限。笔者从介绍一经典的西服标签调换案件开始,由此引出学者们对此案件的观点,分析各观点之间的争议焦点,以便作为文章的主要论述内容。首先就处分行为在诈骗罪构成要件中的地位进行分析。笔者在对诈骗罪犯罪构成及行为模式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罪与非罪、此罪比彼罪的区分,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判定等方面肯定处分行为在诈骗罪中的必要性地位。在承认处分行为必要性基础上笔者总结分析诈骗罪处分行为的构成特征。笔者首先将民法中的处分行为相结合,厘清刑、民二法中处分行为的关系,界定诈骗罪处分行为的范围与内容。其次,笔者对诈骗罪处分行为的客观特征进行总结,在对处分主体、对象、原因、形式进行归纳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学术在此部分争议的焦点问题,如处分权限、财产性利益、他人抛弃之物等。再次,笔者对诈骗罪处分行为主观方面的错误的认识、处分意思进行总结分析。对于错误的认识,笔者归纳了常发诈骗案件的错误类型及错误认识的判断标准。对于处分意思,则重点讨论了处分意思的必要性问题,对现存的意思必要说、不必要说、折衷说进行分析,与新型支付方式的诈骗案件相结合,论证处分意思不必要性的合理性。最后,笔者以处分行为为视角对诈骗罪与盗窃罪进行简单区分。从处分行为的有无、处分主体、财产持有者权限、财产转移原因、被害人错误认识的程度、主观意愿违反性方面进行二罪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