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鸳鸯茉莉(Brunfelsia acuminata)其英文名之意为"昨天、今天、明天",花色由深紫色渐变为白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本试验以鸳鸯茉莉花瓣及不同组织为试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获得了 CHS、CHI、F3’5’H基因在不同花开天数的花瓣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3个不同花色时期的花瓣进行质谱鉴定分析,得到53个差异蛋白,其中有33个蛋白上调表达,20个蛋白下调表达;最后对花色变化过程中的膜脂过氧化指标进行了测定,获得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PPO活性及MDA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本试验通过对鸳鸯茉莉花色变化关键基因及蛋白差异表达的研究,为鸳鸯茉莉花色的变化及其它相似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具体结果如下:1.鸳鸯茉莉花瓣CHS、CHI、F3’5’H/基因的表达分析以不同花开天数的鸳鸯茉莉花瓣(第0天到第5天)、茎、叶为试验材料,测定花青素的含量,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CHS、CHI和F3’5’H3个基因在不同的花开天数及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水平,试验结果显示:在花瓣中随着花开天数的增加,花青素的含量逐渐降低,并且茎、叶中也存在少量的花青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在不同的组织中CHS、CHI和F3’5’H基因均有表达;在不同花开天数的花瓣中,花瓣随着花开天数的增加,转录水平发生了变化,其中CHS基因在第1天的表达量最高,第3-5天几乎没有;CHI基因在新叶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老叶组织中表达量最低;F3’5’H基因在第0天(花蕾期)的表达量最高,在第3天、茎及老叶中几乎没有表达。同时,花青素的含量与CHS基因、F3’5’H基因的表达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鸳鸯茉莉花瓣不同时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通过对不同pH范围的胶条及不同的上样量进行选择,建立鸳鸯茉莉花瓣双向电泳技术的体系。获得适用于鸳鸯茉莉双向电泳的条件即:在24 cm pH 4.0-7.0的IPG胶条范围内,上样量为1.5mg,得出的2-DE图谱最佳。选取颜色变化较大的3个时期花瓣(第1天、第3天、第5天)作为试验材料进行双向电泳试验,通过 ImageMasterTM2D Platinum Software Version 5.0 软件分析得到的600多个可重复蛋白点中,显著变化在两倍以上的差异蛋白点共有70多个。选取其中60个进行质谱鉴定(7个没有鉴定结果)。在已鉴定出的53个蛋白中,有33个蛋白上调表达,20个蛋白下调表达,其中有部分点为重复蛋白。对鉴定出的蛋白进行功能注释和分类,结果显示这些蛋白主要为糖代谢与呼吸能量代谢途径相关蛋白(19%)、花青苷代谢途径与木质素合成途径相关蛋白(9%)、信号传导与光合作用相关蛋白(7%)、胁迫防御与衰老相关蛋白(36%)、花香合成与萜类物质途径相关蛋白(7%)、细胞骨架与分子伴侣相关蛋白(13%)、未分类蛋白(9%)。3.鸳鸯茉莉花瓣变色过程中膜脂过氧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以鸳鸯茉莉花瓣(第0天到第5天)为试验材料,根据鸳鸯茉莉花瓣的特性,对花瓣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PPO活性及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鸳鸯茉莉花瓣在不同花开天数中各种膜脂过氧化指标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具体的指标测定结果如下:鸳鸯茉莉花瓣在生长过程中,花冠的直径及鲜重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从第0天(花蕾期)到第3天,花瓣快速生长,花瓣直径逐渐变大,鲜重逐渐增加,深紫色的花瓣上出现白色,第4天花冠直径及鲜重达到最大,花瓣基本为白色,第5天的花冠直径稍有减小,花瓣为纯白色。MDA含量及PPO活性呈下降趋势;POD的活性呈升高趋势;SOD在第0天的活性最高,显著高于第1天,第3天到第5天相对稳定;CAT的活性在第2天最高,其它天数变化规律不明显。蛋白质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到第3天时蛋白质含量最低,到第4天时又突然上升,花瓣蛋白质含量最高,之后又降低。SOD活性与PPO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OD活性与MDA的含量、花青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MDA的含量与PPO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其它指标无显著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