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脾阴理论是中医脾胃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于《内经》,实践始于《伤寒杂病论》,初步发展于唐宋金元,学术探讨与临床应用鼎盛于明清,但由于清代大家叶天士力倡胃阴理论,金代李杲首创“脾胃元气论”,还有明清众多温补学派提倡温补脾肾论,使得后世医家在学习继承中医脾胃学说时也多重视脾阳、胃阴,而忽略了脾阴。事实上脾阴虚证不仅有独特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而且在医家诊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用药规律。但由于脾脏生理功能的特点,脾阴虚证证候复杂,用药多样,给临床辨证和用药带来了很大的困惑。
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缪希雍、胡慎柔、吴澄、唐容川四位著名医家治疗脾阴虚证的理法方药进行研究,统计治疗脾阴虚证药物的应用频次,对高频单药、药对、药组等进行分析,用以方测证的方法归纳病机,对脾阴虚证的总体用药规律进行总结。发现调治脾阴虚证以甘平补脾为正法,同时应辅以益气养阴和酸甘化阴,高频中药有白芍、甘草、人参、山药、扁豆、莲肉等,高频药对有人参配甘草、甘草配芍药、人参配芍药、山药配扁豆等,高频药组有人参、山药、甘草和白芍配伍等。脾阴虚证的病机特点以气阴两虚为主,兼有阴虚气陷、阴虚血少、心脾阴虚、脾肾阴虚等。脾阴虚与胃阴虚证治各异,用药不同。此外当用药较燥时,可采取“煎去头煎不用,止服第二煎、第三煎”的煎煮方法,去方剂之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