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结肠是其影响的一个主要部位,其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有密切关系。在研究其与肠道菌群关系的过程中,科学家关注到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丰度在IBD患者中会显著降低,表明其可能会影响IBD的发生发展。然而,多项研究发现,在急性结肠炎小鼠中,A.muciniphila的丰度显著升高,暗示着A.muciniphila在急性、慢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可能不同,同时,来源不同的A.muciniphila菌株可能有着不同的作用。对于A.muciniphila的研究目前大部分只围绕其人源标准菌株A.muciniphila ATCC BAA-835(后简称菌株BAA-835),该株菌因其在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中的有益作用而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益生菌,然而对于该菌株,以及A.muciniphila的其它菌株在IBD和急性结肠炎当中的作用还少有研究。因此,本研究首先分离鉴定了一株新的鼠源A.muciniphila菌株,并命名其为A.muciniphila 139(后简称菌株139),分析对比其和菌株BAA-835的全基因组,并探究两株菌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慢性、急性结肠炎的影响。首先,我们对新分离的鼠源菌株139进行了 16S rRNA基因全长序列进化树构建,以及外观形态、生长曲线测定。并将其全基因序列与菌株BAA-835进行对比。实验发现,两株菌在外观形态以及全基因组上均十分相似,并且两株菌的全基因组序列相似性为91%,共同拥有许多功能基因。然而,我们还发现两株菌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在生理特征上,菌株BAA-835在培养至平台期时菌液浓度较高;在基因组上,菌株BAA-835和菌株139分别具有含有41和59个特异性编码序列,暗示着两株菌在结肠炎小鼠中可能有着不同的生理作用。之后,为探究两株A.muciniphila对于慢性结肠炎的影响,我们先采用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探究两株菌的抗炎潜能,之后利用3%DSS诱导小鼠慢性结肠炎,并分别灌胃小鼠菌株BAA-835以及菌株139。研究发现,在体外,两株菌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抗炎能力。表现为在DSS诱导的慢性结肠炎小鼠中,灌胃小鼠菌株BAA-835或菌株139均改善了小鼠的炎症表型如体重下降、脾脏肿大、结肠肿大等,并下调了小鼠结肠促炎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然而,菌株BAA-835使得小鼠的炎症表型改善得更为显著。同时,不同于菌株139,菌株BAA-835在小鼠体内表现出了诱导小鼠肠系膜淋巴结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分化以及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产生的能力。在肠道菌群方面,慢性结肠炎小鼠的肠道菌群的发生了显著失调,表现为菌群多样性、丰富度的显著下降以及结构组成的显著变化,灌胃菌株BAA-835或菌株139均显著改变了慢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并促进了失调的肠道菌群的恢复。该部分研究发现,两株A.muciniphila菌株均能够改善慢性结肠炎小鼠的肠道炎症以及菌群失调,但菌株BAA-835作用强于菌株139,同时表现出了特异性的生理功能。最后,为探究两株A.muciniphila对于急性结肠炎的影响,我们利用3%DSS诱导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并分别灌胃小鼠菌株BAA-835以及菌株139。研究发现,灌胃菌株BAA-835的小鼠在实验后期体重、结肠长度显著小于DSS对照小鼠,同时有着更高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ce index,DAI)以及结肠组织学评分,而灌胃菌株139的小鼠则没有。在肠道菌群方面,菌株BAA-835以及菌株139均显著改变了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研究鉴定出24个响应菌株BAA-835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19 个响应菌株 139 的 OTU,其中只有6个OTU对两株菌均有响应。这部分研究表明菌株BAA-835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鼠急性结肠炎的恢复,而菌株139则没有,可能与其对于小鼠肠道菌群影响不同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两株A.muciniphila,人源菌株BAA-835以及鼠源菌株139,能够改善小鼠的慢性结肠炎及其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表明这两株菌有着用于治疗IBD的潜力。然而,两株A.muciniphila对于小鼠的急性结肠炎作用不明显。说明在将A.muciniphila应用至结肠炎的治疗时,需注意结肠炎的类型,而由于菌株BAA-835会减缓急性结肠炎中肠道炎症以及失调肠道菌群的恢复,在难以确定结肠炎类型的情况下,菌株139可能是更为安全的选择。同时,研究发现两株菌在全基因组以及生理功能上均有菌株特异性的存在,强调了在菌株水平研究肠道菌群对宿主疾病影响以及鉴定益生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