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红楼梦》的研究从清代就已经开始,历经100多年的蓬勃发展,成为一门“红学”。梅节先生作为1988年冯其庸、李希凡等人编著的《红楼梦大辞典》1中最年轻的当代“红学家”,其对《红楼梦》的研究论著都汇集在《海角红楼——梅节红学文存》一书中,但这本著作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在了解“当代红学”研究概要的基础上,以《海角红楼——梅节红学文存》为切入点,使用文献分析法,对梅节先生的红学研究进行解读。文章主要分为绪论、主体、结语三部分,主体之中又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将“当代红学”时期分为“1954-1978”和“1978至今”两部分,并分别对大陆及港台学者对《红楼梦》研究的内容进行概述。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海角红楼》中的文章内容,分别对梅节先生在研究过程中关于版本系统、成书过程、曹雪芹生卒、佚诗、小像等问题的见解进行了概述,总结梅节先生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式,同时梅节先生对红学乱象的批评也占据一定篇幅。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梅节先生真实、意气、仁爱的学术品格以及不从众、不妥协、坚持正义与真理的性格特征;通过立足于吴营洲先生“慈悲”的评价,结合梅节先生的亲身经历,表现其“仁爱”的学术品格。第四章主要表现梅节先生及其作品在红学研究中的地位及价值,并在对梅节先生学术品格的分析中得出更全面、更真实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