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中的吸收性气溶胶(主要包括黑碳、有机碳和沙尘)对太阳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对气候系统的辐射收支、水循环、季风等方面都有深远影响。东亚地区不仅是全球最重要的沙尘源区之一,也是全球黑碳排放量最大的地区,因而对东亚地区吸收性气溶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WRF-Chem模式并结合多种卫星和地面观测资料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东亚地区吸收性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不同气候分区的辐射强迫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2005-2016年臭氧监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简称OMI)的OMAERUV产品,分析了东亚地区吸收性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东亚地区的吸收性气溶胶光学厚度(Absorbing Aerosol Optical Depth,简称AAOD)春季最大,夏季最低,冬季高值区分布在干湿分界线(干旱指数等于0.65)交接处及以南地区。单次散射反照率(Single Scattering Albedo,简称SSA)春季时的低值区主要集中在沙尘源区和东南亚地区,夏季时干湿分界线以南的SSA较高,表明气溶胶以散射为主。在五个气候分区中,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简称AOD)和AAOD整体最高,春季分别高达0.715和0.038。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AAOD和AOD在春季和冬季较高,SSA夏季最大。2005-2016年间,东亚地区的AAOD在秋冬两季存在显著上升趋势,可能与黑碳和有机碳排放增加有关,煤炭和柴油消费总量在该期间平均每年分别增加约91.51和7.42百万吨。东亚地区的SSA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气溶胶吸收性增强。东亚地区的AOD的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与AAOD的变化趋势相反。中国南方地区AOD的下降可能与硫酸盐气溶胶的减少有关,硫酸盐气溶胶的前体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自2006年每年减少约0.68百万吨。(2)使用地面站点的观测数据分析了1961-2010年间青藏高原地区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建立了春季和冬季的青藏高原沙尘指数(Tibetan Plateau dust index,简称TPDI)。青藏高原地区1961-2010年间的沙尘天气整体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并带有年际和年代际波动变化,1970年代是沙尘活动高发时期,之后呈现下降趋势,Mann-Kendall检验表明在1990年代存在突变现象。分析发现青藏高原沙尘天气变化的潜在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地面风速与TPDI呈正相关,春冬季区域平均近地面风速线性趋势分别为-0.032 ms-1yr-1和-0.008 ms-1yr-1,春冬季的大风日数每10年分别下降0.98天和1.36天。其次,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简称NDVI)与TPDI呈负相关,春冬季NDVI趋势系数均为0.001 yr-1,表明青藏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增加。此外,青藏高原北部的高压脊有所增强,西风急流减弱。(3)使用WRF-Chem模式,研究了2007年东亚地区沙尘和黑碳这两类吸收性气溶胶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干旱指数计算了不同气候区吸收性气溶胶的辐射强迫。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卫星和地面观测资料对比验证,表明WRF-Chem模式能够体现模拟时段气溶胶的水平分布特点。沙尘在模拟区域内大气层顶、大气中和地表的净辐射强迫分别为-0.84、0.39和-1.23 Wm-2,而黑碳的净辐射强迫分别为1.06、2.61和-1.55Wm-2。沙尘和黑碳的辐射强迫由于排放源和传输的作用而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沙尘的辐射强迫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干湿分界线以北,而黑碳的辐射强迫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干湿分界线以南。总体而言,在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沙尘的辐射强迫占主导,在半湿润区和湿润区黑碳的辐射强迫占主导,在半干旱区沙尘和黑碳的辐射强迫作用大致相当。综上所述,本文加深了对东亚地区吸收性气溶胶的整体认识,为探究吸收性气溶胶在增温速率区域性差异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此外,本文对青藏高原沙尘天气的趋势和成因分析对深入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