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话语标记正逐渐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话语标记研究,主要从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以语言教学为主)两个方面展开。本体研究或从认知—语用角度探讨话语标记的功能;或考察某个话语标记的语义、语用特征;或描述某个话语标记的语法化历程,缺乏对话语标记的整体认识和系统性研究。应用研究主要在英语教学界展开,以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主。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话语标记研究刚刚起步,而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界则鲜见此类研究。本文基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视角来研究现代汉语话语标记,力求本体研究为教学服务。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取得以下成果:结合语料对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定义、功能、分类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及偏误原因;结合调查结果与教学实践,对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教材编写与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具体来说,本文分四个部分,共十一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及方法,在综述国内外话语标记研究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第二部分(第二至六章)是对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本体研究,其中:第二章为术语辨析。与话语标记所指相同或相近的术语有几十个,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越来越向倾向于向话语标记和语用标记这两个术语集中。通过对二者深入辨析,本文认为,不妨对话语标记持相对广义的理解,对这两个术语不做区分。考虑到学界的现有习惯,取话语标记而不取语用标记这一术语。第三章是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研究。在详细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话语标记语音特征、语义特征、句法特征、语用功能特征等方面的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本文将话语标记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在语音上,话语标记是一个独立的语调单位;在句法上,话语标记具有独立性,在分布上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但主要出现在句首;在语义上,话语标记编码程序性信息,不影响句子的命题内容和真值意义;在语用上,话语标记具有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多用于口语。第四章是话语标记的定义及范围研究。在上一章对话语标记性质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学者对话语标记的定义,给出了本文对话语标记的定义:话语标记是话语层面的标记,是具有独立语调的、通过编码程序信息来体现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的表达式。同时,厘清话语标记与副词、连词、助词、叹词、插入语、口头禅等一些有相似、相交之处的术语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话语标记的范围。第五章是话语标记的功能研究。通过会话分析理论、连贯理论、关联理论、顺应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等五个视角考察话语标记的功能,结合韩礼德的语言三大元功能说,将话语标记的功能概括为两大元功能,即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人际功能之下又分为主观态度功能和交际互动功能两个次范畴。第六章是话语标记的分类研究。在分析了意义标准、形式标准、位置关系标准、来源标准和功能标准等分类方式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功能标准为主、以意义标准为辅、功能和意义相结合的分类原则,并据此将现代汉语话语标记划分为两大元功能之下的9个基本类型和28个次类,从而加深了对话语标记的认识。第三部分(第七至十章)是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话语标记教学的相关研究,其中:第七章是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分析。通过对400余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对话语标记的认知态度和使用能力的问卷调查,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话语标记的使用特点概括为:使用总量少,回避策略明显;种类单一,部分话语标记使用过于集中;大多使用话语标记本义,对语用意义关注度低。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话语标记使用偏误及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八章是口语教材研究。通过对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口语教材中话语标记使用频次和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认为预科汉语口语教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人际功能类话语标记使用量偏低;话语标记各次类之间的比例不合理;话语标记种类过于单一、口语色彩明显不足;编排不合理、复现率不足等。据此提出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口语教材编写应进一步加强准确性、丰富性、典型性和系统性的建议。第九章是写作教学研究。选取两个少数民族预科平行班级进行为期18周的写作教学实验,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假设:在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写作教学中,通过向学生系统讲授话语标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话语标记在篇章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合理地使用话语标记向读者提供篇章理解的线索。这种写作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即席写作能力和文章修改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书面交际水平。第十章是教学策略研究。将本体研究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从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两个维度对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提出建议。第四部分(第十一章)为全文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分析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