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GFβ1是已经明确的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可以通过刺激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并抑制其降解而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进而发展成为肝硬化。该因子在血浆中的浓度是否受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值得系统研究。研究表明,TGFβ1基因调控区至少存在三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即-509 C>T、-800 G>A、-988 C>A,编码区至少也存在三个SNPs,即codon10(T>C)、codon25(G>C)、codon263(C>T),导致所编码的相应氨基酸发生替代,分别为:Leu10Pro,Arg25Pro和Thr263Ile。其中-509C>T和codon10(T>C)多态性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主要检测在中国人群中,TGF-β1基因调控区和编码区是否存在这六个SNPs,并进一步探讨可能存在的多态性与中国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硬化的关系。 第一部分TGFβ1调控区SNPs与乙肝后肝硬化关系研究 应用ARMS-PCR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了92例健康人和134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TGFβ1基因调控区3个SNPs,并确定了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利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探讨了这3个SNPs尤其是-509 C>T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的关系。结果发现,TGFβ1基因-800和-988位点在本研究中不存在碱基A的形式,而对于-509位点,不存在杂合子CT的形式,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TGFβ1的基因型CC和TT及等位基因C和T的分布频率并无显著差异。把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A、B、C三级,C级组中的-509位点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的频率明显高于T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T的频率(P<0.05),-509位点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在Child-Pugh C级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B级组(P<0.05)。 第二部分TGFβ1编码区SNPs与乙肝后肝硬化关系研究 以实时荧光PCR结合熔点曲线分析,建立可高通量检测TGFβ1基因codon10(T>C)、codon25(G>C)和codon263(C>T)3个位点SNPs的LightCycler方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