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间产品进口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7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加工贸易开始发展,中间产品的进口规模就迅速扩大,逐渐成为我国进口贸易的主体。伴随着中间产品的进口,我国制造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产值快速增长,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中间产品作为一种生产投入品,它的进口额以及进口结构与进口国制造业的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良好的中间产品进口状况伴随着制造业高效率,高产值和高发展;而不好的中间产品进口状况,则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制造业止步不前,低回报,环境资源高消耗等等。显然,研究中间产品的进口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非常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间产品进口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提出前者是从两个方面对后者产生作用的:一是静态影响,是中间产品进口产生的技术进步、管理进步以及劳动者劳动素质进步对制造业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动态影响,是中间产品进口产生的结构变更,产业升级等效应造成劳动力由低劳动生产率部门向高劳动生产率部门的转移。接着通过对1998—2008年我国中间产品进口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现状进行考察,阐述了中间产品进口在近十年内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但进口额上涨了近八倍,而且进口结构也有显著的调整,初级中间产品和零部件进口比例增加,半成品的进口比例缩小。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制造业金属冶炼加工以及制品,机械设备制造,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等行业迅速发展,这些行业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很大,劳动生产率和总产值位居前茅,是我国制造业的领军行业。此外,根据SITC分类法把中间产品分为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现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显著的从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部门转移到技术密集型产业。甚至可以说,2005年之后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唯一吸纳劳动力的产业。之后本文以中间产品的进口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时间序列检验。得到中间产品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中间产品的进口每增加1%,劳动生产率增长6.74个单位。最后,再此基础上对我国中间产品进口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不但需要增加中间产品的进口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还需要调整中间产品的进口结构来保证劳动生产率的良性和可持续增长。
其他文献
全球化是当今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强大作用力 ,成为思考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基本前提。在此背景下 ,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和人权观念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出现泛化 ,直至演变为
国际分工与贸易具有推动更有效配置资源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贸易参与国均能从中获得增加消费可能性及经济增长的贸易利益。然而,受资源禀赋条件、竞争能力、需求强度等因素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乡村集市是服务农民最直接、最便捷的场所,也是商品流通的渠道之一,对活跃农村经济和城市发展起纽带作用。乡村集市的成长状况,是衡量农村市场繁荣的因素之一,而
国企作为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的企业,其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国企的企业文化是其企业自身发展所做的一种文化宣传,而思想政治则更具有大局观,是对党和国家的忠贞体现
贸易、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自由贸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但也对世界环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隐含在商品流动中的污染物排放不容忽视。我国传统贸易中大量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是我们党基于国情提出的一个立意高远的宏大命题。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把乡村建设成“生态
报纸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地处西南边境的云南省对于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对外贸易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桥头堡战略”为云南省的出口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也显示了
本文在研究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得出中国与东盟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且竞争性日益明显。研究表明
作为皖江城市带上的一颗明珠,江南集中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通过梳理集中区现状生态要素构成,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提出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的集中区生态安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雷击风险的计算方法有人工计算、Excel表格计算和软件计算3种。选取石嘴山一油库为案例,依据风险管理标准(GB/T 21714.2 -2015),分别采用人工、Excel和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