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飞跃发展、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企业不断加强其内部管理和控制,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全面预算管理便是企业为实现经营战略目标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主要的内部管理控制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当今新的市场环境下传统预算管理的实际应用与企业长期、整体战略相脱离问题的分析,引出基于战略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方法,研究其如何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对于企业战略问题及其所关注的重点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运用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构筑的战略性全面预算指标体系进行业绩考评的同时,要利用更为合理的、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全面预算编制方法构筑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使企业获得和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此外,本文通过对国内企业运用金面预算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并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具体思路如下: 本文第一章,分两部分对问题进行阐述。首先,从预算管理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入笔,于阐述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愈加重要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研究文献,提出了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其中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引发诸多讨论的传统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离的实际问题。其次,在此基础上指出,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企业经营国际化和国际自由贸易的发展,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对此做出的必然反应就是依靠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并向环境挑战的战略行为,通过综合考虑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及内部情况,将企业发展战略真正提高到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并切实贯彻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去。基于此,笔者认为,应从企业战略的离度审视传统预算管理的不足,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引入传统的预算管理体系,继而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思路,即包含战略思想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和方法,并研究如何使全面预算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本文第二章分为三个部分,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基于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若干问题。第一部分,指出了传统预算管理的内涵及不足,即:预算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的不一致;以静态预算控制动态经济活动;导致短期经济行为等。具体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一个根本的问题在于传统预算管理在实施中与企业战略相脱离。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战略和预算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即:既存在不同,又紧密联系。继而指出,需要对基于战略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三部分,系统阐述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体系,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和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范围及基本特征、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以及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等几个方面。 最后,本文第三章,对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尤其是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一部分对全面预算管理在国内企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描述。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首先是在合资企业中得到应用,然后扩展到国内其他企业。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相继颁布的相关行政规章,标志着全面预算管理这一管理理念已在我国得到广泛认可,并已进入实施和规范阶段。对一些大中型企业内部管理状况的相关调查表明,金面预算管理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第二部分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价值与目前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价值的阐述,对全文做了概括性的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描述,例如:我国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的认识;全面预算管理在其内容和方法上有待改进;全面预算编制脱离实际,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全面预算管理不能发挥预算的考核与激励作用;就企业而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等。第三部分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和措施:(1)提升企业领导层、决策层对企业战略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首先应充分认识过去计划经济下的计划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区别。其次企业应该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之前进行培训,强化员工的企业发展战略意识,增强全面预算管理观念,让每一个员工都认识到企业进行基于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2)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确定基于战略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同时要注意应根据企业的战略阶段来决定预算目标,并坚持以市场为主导。(3)建立健全的企业预算管理制度。要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作为预算管理的执行主体,从事预算的编制、监控与协调、反馈和评估;在预算管理中确立“以人为本,关注道德”的理念,全面提高预算效率和效果;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行政规章,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本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规则”,将整个战略性预算管理过程纳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保证预算机制的有效运行。(4)改进预算编制内容及方法。(5)建立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控环节和反馈与调整相结合的机制。(6)建立基于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指标评价体系,强化预算考评。(7)适应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加快推进电子预算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