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灯笼鱼可能是世界上资源量巨大而又尚未有商业化开发的唯一的海洋资源,它的资源储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海洋资源调查,约在6亿吨以上,全世界各大洋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温暖带海洋,其中以阿拉伯海的密度为最高,尤以阿曼湾的密度为最高。
由于资金、技术、市场等原因,阿曼湾沿岸国家对该资源并没有进行商业性开发。
本文首先以世界渔业捕捞所面临的问题为背景,分析了捕捞业的经济前景。
其次回顾了历年对阿曼湾灯笼鱼的研究和探捕的情况,对灯笼鱼的生活习性,资源分布,捕捞作业方式的选择,渔具渔法的选择,鱼原料的加工等方面积累的很多有益的经验。
再次就灯笼鱼的商业性开发进行重点研究,包括渔场的研究、渔船的研究、网具的研究、鱼法及捕捞产量的研究、产品及市场研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入渔方式的研究;同时对开创公司利用渔场转移的契机进行灯笼鱼商业性开发做了详细分析,建议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联合农业部东海水产研究所与阿曼或伊朗的有关单位合作,利用现成的大型拖网渔船开欣号,使用832型磷虾网,在船尾加装夜间强照明设备,沿着阿曼或伊朗的大陆架边缘,进行24小时的全天作业,白天捕捞聚栖在D1层的灯笼鱼,晚上捕捞聚栖在N1层的灯笼鱼,并将捕获的原料鱼加工成鱼粉。
最后对上述建议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经济效益性进行了分析。文章还对建议实施时可能遇到的产量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捕捞产量,分二阶段实施作业计划,并根据首次作业情况合理的调整作业方式,以使灯笼鱼的商业性开发能持续顺利的进行下去。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将政府主导的学术研究应用到企业主导的生产实践世界上发达远洋渔业国家的渔业研究相对较成熟,但其考察结果呈半公开状态,有些考察结果他们公开了,有些考察结果没有公开,有些考察结果在内部或特定范围内公开。
我国的渔业研究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渔业研究机构如海洋大学,海洋及水产研究所等实施并开展研究工作。对海洋,海洋生物的基础性,学术性的研究比较重视,而对应用性的研究就重视不够,虽然,这些机构近年来同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紧密。但限于经费,时间等的限制,对于企业的发展需求往往不能及时满足。
而中国的远洋渔业更多的是企业行为,虽然政府对远洋渔业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增加,但总体上,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还不是政府主导下的发展,而是在政府支持下由企业主导的发展。因此,学术研究的成果与生产实践出现断层,没有及时得到有效衔接。
2、将传统渔业企业的实践知识升华到系统研究的高度。
中国的远洋渔业企业大多从传统的渔业企业转化而来,由于受传统和知识的局限,它们对世界其它海域的海洋生物的资源情况了解不多,了解不深。当传统作业渔场发生变化,需要转移渔场时就往往措手不及,无所适从。靠天吃饭的产业需要科学知识的引导,因此学术研究的成果在远洋渔业企业更有应用价值。
3、挖掘信息优势,发掘商机利用作者对文献的收集和解读能力,对远洋渔业作业的深度了解能力,对大型远洋渔业企业的管理能力以及多年从事远洋渔业的国际合作经验,将上述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了一个投入少,见效快,风险可控的新渔场开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