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达程度越加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其健康发展关系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截止2012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已发展达5000多万户,占比超过全国企业数量的99%。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因各种内部问题及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决策等外部因素的制约,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其中解决融资难问题是关键。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为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途径。在直接融资方面,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偏低,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加上发行与承销的费用偏高,使得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的成本过高。在间接融资方面,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信息不对称,但其审核过于严格以及融资的成本过高,并且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大型银行一般都是占据垄断地位,大型银行的业务特点使得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成本过高,资金的供给特点无法与中小企业的需求特点相匹配,因此,我国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大型银行的贷款来支持企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引入我国。它的特殊经济性表现为:增加了新的融资途径、融资的规模和方式灵活,同时具有折旧与税收优惠的优势,有利于优化产业以及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引进外资以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融资租赁项目申请时,中小企业会受到租赁公司的信用评估时,必须能满足租赁公司的专业第三方机构的信用评估,融资租赁公司为谋求自身的发展也在争取与中小企业有更广泛的合作。本文通过大量的相关文献的综合阐述融资租赁的理论意义与风险,同时也通过具体的公司融资租赁案例剖析了融资租赁在实务中的具体风险及其对策措施,其中采用成本现值法比较了融资租赁与贷款融资的成本优势。目前,一般都是基于常规的思路与做法,而这些方法的本质是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只能片面的规避租赁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成中小企业与租赁公司之间的合作,不能利用融资租赁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融资租赁的风险管理与融资租赁业务均是融资租赁公司的核心内容,租赁公司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是租赁企业能否稳健发展的重要前提,租赁公司必须加强自身对风险的认识能力及管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