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带来了全球经济的腾飞;信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正在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 使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为了在交往中减少国与国之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如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族忌讳等);加强对文化的研究势在必行。为了解决中美贸易争端问题, 温家宝总理不久前美访问时,认为中美两国为了减少贸易上的冲突,需要加强两国之间文化上的交流,增进了解。中美两国经贸关系近年来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到 2003 年 10 月美国已连续 3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并已多年保持着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而中国也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成为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将变得更为举足轻重。当今跨国贸易中对市场和消费者的争取不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和商品本身质量和功用上的问题,而是如何去适应市场和迎合消费者口味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文化问题。因为市场经济使得在同一市场中存在多个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成为可能, 而如何说服消费者在众多商品中单单选中自己的产品,就要到消费者和目的市场的强大的文化背景中去寻求帮助。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完善而强大的文化体系,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而美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没有悠久的历史沉积,但它的发展和强大都与它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密不可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评判标准自然会与物质息息相关。这样中美两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和经营模式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其结果在商务活动中便存在着文化差异,而这种差异有时会直接导致商务活动中的冲突甚至让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是文化的产物, 人一定得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圈子里, 接受该文化的熏陶,形成具有强烈文化特色的价值观念。因此会很自然存在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在贸易活动中这些不同的看法便会决定消费者选择何种商品,贸易活动从事者采取何种方式做买卖。本文针对中美文化差异在贸易活动中的作用问题展开研究,通过从文化层面上分析消费者消费行为,和贸易活动从事者在贸易活动中的表现,阐明了中美两国消费者各异的消费行为和贸易活动中两国贸易活动从事者的不同表现的文化渊源,讨论了商品本身及其促销广告、商品包装以及一些商品对特定消费者的象征意义。通过大量的论证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商务活动、产品的本土化对确保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从事商务活动的成功显得尤为重要;经济活动和文化是互相联系并互相作用的,文化在限制或促进商务活动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为中美跨国贸易者提供了借鉴,也为中美跨文化交际研究者提供了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