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涵泳教学”指一种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针对目前语文教育的困境提出来的。这种教学法是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立足于文本,启发、点拨和引导学生从感性的角度接近文本,在熟读中咀嚼滋味、玩味义理。根据课堂阅读情景和阅读心理水平辅以对话、讨论、置疑等方式,帮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想象、移情和体验,对作品进行整体感知和深层感悟,从而达到对文本书面语言的内化效果,获得作品深层审美韵味,使学生的主观感受同作品的实际情义统一起来。这是现代课堂意义上的涵泳教学,首先,它保留了古代传统的“涵泳”的核心——朗读,这也是“涵泳”法的关键和精髓的部分,“朗读”、“熟读”和“诵读”三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朗读是熟读的基础,熟读又是诵读的基础,熟读和诵读是朗读的反复,同时它们在内涵上又各有侧重,朗读侧重于传达感情,熟读侧重于加深感悟,诵读侧重于反复玩味,诵读即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通过读来增强语感,丰富学生语言。其次,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涵泳”,它并非是单纯地让学生自己去诵读,而是教师在其中起到了引导、点拨和启发的作用,比如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指出诗歌阅读要侧重在诗的语言、诗的形象和诗的意境这三方面去下功夫细细品味,散文侧重在构思和风格两方面去咀嚼。最后,它是适当融汇了对话、讨论、置疑等语文教学方式的阅读教学方法,是在古代传统的基础上应用于现代新课堂的更丰富的“涵泳”法,这一方法旨在于在“涵泳”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创新力,比如在“对话”和“讨论”的过程中深入文本,更能体会文本潜在的用意,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涵泳教学”,旨在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经验,提升其语文素养。本文共有三章,其中第一章是“涵泳教学”的提出背景,涉及对“涵泳教学”的渊源、历史和概念描述,涉及其价值、背景和意义的分析。第二章主要对“涵泳教学”的理论研究,涉及涵泳教学的特征,古代和现代的理论探讨以及涵泳教学的心理机制。第三章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就高中语文“涵泳教学”进行实践研究,从“涵泳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方面,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余论部分是对“涵泳教学”进行反审和研究前景的展望。本论文研究采用的方法:1)行动研究法。2)调查法。3)文献法。4)案例分析法。学生“涵泳”文本,与先贤和圣哲如晤一室,在接受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浸淫于人文的世界,自然中变化气质。“涵泳教学”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最基本方法,是语文冲出应试教育重围,找回自身主体地位的途径。